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廣西聚焦“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高質量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現代特色農業大省區的全國地位越發凸顯,“山清水秀生態美”的鄉村底色更加怡人,在邊疆民族地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在八桂大地上一大批凝聚改革集成成果的鄉村振興特色案例脫穎而出,展現了“凝心聚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的鄉村振興生動實踐。
在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農村工作(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直接指導下,由廣西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具體組織開展,從全區鄉村振興改革集成試點村中篩選出40個“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在“2022年鄉村振興論壇·廣西”上發布推介,旨在為廣西乃至全國各地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借鑒參考。
湘江水長流,葡萄香兩岸,黨旗領前行,闊步奔幸福。她是綠水青山中的紅色傳承,湘江戰役精神的百年紅色基因賡續了新時代鄉村振興的華彩篇章,小葡萄大產業在這裡生根,“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在這裡綻放。
她是遠近聞名的革命老區,是具有近千年悠久人文歷史的繁華古鎮,在新時代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黨建引領”與“現代治理”深度融合,“一領+三主”“雙會兩書”“五支群眾隊伍”等舉措創新實施,為全區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提供了英家方案。[詳細]
千年古樹結富果,革命老區換新顏。她從荔枝之鄉走出來,將文明之花厚植於傳統沃土中,讓鄉村生活有“溫度”更有“厚度”。走近她,目之所及是碧水綠樹,耳之所聞是歡聲笑語,壯美鄉村名副其實。[詳細]
改革先行富農民,千年古樹見振興。盤活土地資源、用好改革紅利的她,把“紅本子”變成“活資產”,把“農田”變成“景區”,三產融合的產業業態在這裡蓬勃興起,走上以鄉村旅游發展富裕萬民的康庄大道。[詳細]
“田東哪村最出名,得山得水又宜人,不說人家也知道,右江河畔數四平”。一首山歌唱出了四平村如詩如畫的韻美風姿,“金融活水”在四平村鄉村振興的發展道路上解渴紓困,澆灌出最甜的產業之實。[詳細]
深洞、石岩、懸崖、峭壁,在這裡有融丹霞地貌與喀斯特地貌於一體的自然奇觀,在這裡能追尋到千年以前鑄造銅鼓的發展遺跡,在這裡田園與村舍相依相伴、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她為宜居而來、為宜業而來、為宜游而來。[詳細]
一江兩河碧螺黛,山水田園在永仁。紅色基因在這裡傳承,農耕稻作在這裡弘揚,瑤族風情在這裡展現,改革集成在這裡激發出了鄉村振興的新動能,這裡是三產融合、三區合一的“秀美人家”。[詳細]
北侖河口古村落,漁作景觀田園美。她集獨有的邊境陸海文化、漁作景觀和紅色資源為一體,近海產業、邊海鄉村旅游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中國最美休閑鄉村”“中國最美田園”實至名歸,其生動的實踐譜寫了興邊富民新篇章。[詳細]
“治理示范、改革先行、尊重首創、激活要素”是她的標簽,這裡孕育了“鄉村美、產業旺、農民富、治理優”的鄉村振興清湖模式,走出了低成本、可復制、全覆蓋、可持續的改革集成發展之路,生動詮釋了壯美鄉村的秀外慧中。[詳細]
富江沃野育龍山,現代設施助龍騰。她以“五個堅持”塑形、賦能、鑄魂,通過建設現代特色農業園區支撐鄉村產業走上現代化發展之路﹔依靠生產綠色、生態的優質蔬菜,成為名副其實的大灣區“菜籃子”和遠近聞名的產業強村。[詳細]
“產業綠色化、村鎮景區化、田園景觀化”是她特色。在這裡,沿著條條通村水泥路,體驗曲徑通幽之靜美﹔散步鄉村風雨橋,享受愜意幸福之時光﹔親手採摘新鮮水果,感悟田園生活之樂趣。這裡就是農旅融合的鄉村振興改革集成示范樣板。[詳細]
畫裡山水,棲居陽朔。她是甲天下山水中的壯美鄉村,“竹筏水中漂,人在景中笑”是她最真實的寫照,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實踐建設中,她把心中的一方山水淨土夢照進了現實,如今的夢幻遇龍正以宜居、宜業、宜游之姿迎接八方來客。[詳細]
三江交匯,荷香縈繞,糧漁共作,生態尤美。她立足本土特色,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道路上大力發展產業、深化改革,實現了從千年古村寨到壯美鄉村的華麗轉身,成為鄉村振興卷軸上耀眼的明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