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壮美广西 乡村振兴”年度特色案例·2022

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才乡新坡村

2022年09月01日15:05 |
小字号

桑蚕柑橘“鼓”口袋,文明新风“富”精神。她是党建引领信用体系建设的先行者,是桑蚕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是乡村治理网格化管理的实践地,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这里相辅相成。

新坡村全貌。

新坡村全貌。

新坡村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才乡,距离县城16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5公里,毗邻宜州区德胜镇,有14个村民小组,共540户1826人。近年来,新坡村先后上榜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自治区绿色村屯、河池市乡风文明行政村示范点等;新坡村党总支先后荣获自治区五星级党组织、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河池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用示范基地等称号。

冬日暖阳下的新坡村。

冬日暖阳下的新坡村。

屯内新貌。

屯内新貌。

党建引领信用体系建设,探索“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新模式。一方面,探索实施“乡镇联村、村委联屯、党员联户”的信用体系工作机制。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的信用信息指标为全村农户建立信用信息档案,入户采集信息,进行信用评级,落实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政策,激发群众积极性,助推乡村振兴。另一方面,探索实施“理事牵动,党员带动,群众主动”工作机制。依托党群理事会,引导群众投工投劳参与屯内“三清三拆”以及“三微”改造活动,实施垃圾处理村收乡运县处理项目,完成355栋房屋风貌改造,完成2个屯污水改造项目,积极打造新农村示范点。

桑园。

桑园。

屯内墙面以“桑蚕文化”为主题的彩绘。

屯内墙面以“桑蚕文化”为主题的彩绘。

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探索桑蚕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一是依托企业领办专业合作社,探索智慧养蚕模式。探索“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新坡村党组织与南大门桑蚕专业合作社等党建联盟推进数字桑蚕发展,通过龙头企业引进智慧桑蚕云服务平台,实现对蚕农养殖全过程服务和闭环管理,进一步提高养蚕的成功率和产量。桑蚕产业年总产值1120万元,其中年产小蚕12000张、产值420万元,年产鲜茧30万斤、产值700万元。合作社入选第二批全国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获评国家级示范合作社。二是探索蚕桑生产运行新模式,建立标准化养蚕基地。在新坡村建设1350平方米的标准化蚕房,投入自动上簇机、采茧机、电动喂蚕平台、自动温湿度调节器、空气质量监控仪等设备,由南大门合作社统一建设蚕房并进行技术指导及种养规划,由农户租赁蚕房按要求进行生产。解决传统桑蚕产业“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模式。基地共有桑园850亩,建有标准化蚕房37间、小蚕共育室1个、饲料养蚕试点1个。三是探索“小蚕人工饲料育+大蚕桑叶饲养”两段法养蚕新技术。建设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示范项目,以现代农业的科技理念,融入饲料、环境控制、人工智能等多项创新技术,统一由饲料代替传统的纯桑叶饲养培育蚕蚁,降低蚕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已经饲养出全市第一批饲养养殖5A级蚕茧;人工饲料共育至3~4龄期的小蚕再分给蚕农饲养,蚕农饲养的小蚕周期性短、见效快、风险低,每年可以多养蚕两批,按每批养一张蚕计算,预计一年可增加收入8000元以上。

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

激发群众自治能力,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一是积极实施网格化管理。实行村、屯、村民小组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把卫健、公安、消防、司法、信访、教育、团委、应急、民政、妇联、扫黄打非、综合执法等有关部门工作事项纳入网格化管理。组建服务团队,便于群众随时联系。网格员、网格员助理日常走屯不漏户、走户不漏人,全面掌握网格情况,对发现的安全隐患、重大矛盾纠纷、重点人员、违法犯罪等信息及时上报。二是成立“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议事室成立以来,围绕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等民生热点以及群众面临的土地、家庭等纠纷开展议事协商36次,及时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了村屯和谐稳定。三是创建全县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围绕“传思想、做志愿、育文明”,整合屯级各项公共文化、人才等资源,积极引导群众主动加入服务本地群众的志愿服务队伍中来,实现“村民互助,共享服务”的文明实践社会效应,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来源:自治区党委农办、河池市环江县党委农办、广西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

(责编:陈露露、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