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壮美广西 乡村振兴”年度特色案例·2022

桂林市阳朔县白沙镇遇龙村

2022年09月03日10:47 |
小字号

画里山水,栖居阳朔。她是甲天下山水中的壮美乡村,“竹筏水中漂,人在景中笑”是她最真实的写照,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建设中,她把心中的一方山水净土梦照进了现实,如今的梦幻遇龙正以宜居、宜业、宜游之姿迎接八方来客。

遇龙河畔风光好。

遇龙河畔风光好。

遇龙村背靠包茂高速,紧邻贵阳公路,距离白沙集镇政府驻地2公里,距离阳朔县城10公里,距离桂林市区80公里。遇龙村坚持乡村风貌提升与乡村产业发展相结合,统筹谋划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村内一步一景,处处入画,村庄与自然和谐统一。遇龙村入选首批国家森林乡村,荣获广西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成为全区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全区乡村风貌提升现场会的主要考察点。

龙游遇龙河。

龙游遇龙河。

专项治理推动乡村旅游发展。遇龙村紧抓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综合整治风貌提升契机,推出“五拆五清五建”(“五拆”包括拆除违法建筑、废弃栏圈、废弃围墙、乱搭乱盖、违法广告;“五清”包括清理乡村道路、门前屋后、田园果园、沟渠河道和污水垃圾;“五建”是指建统一风貌、乡村道路、村屯绿化、五彩田园和长效机制)专项整治,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遇龙。同时,依托遇龙河、遇龙桥、公共服务中心平台、文化广场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和节庆活动,如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2周年巨龙巡游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演出活动、“书画遇龙”写生活动、遇龙河竹筏漂流节。成功举办阳朔县第一届、第二届遇龙河竹筏漂游节,持续打造“梦幻遇龙·竹筏漂游”品牌,每年到遇龙河旅游的游客量高达60万人以上,全力打造“旅游+产业+生态+文化”四位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

遇龙河漂游。

遇龙河漂游。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农增收。一产突出发展柑橘苗木主导产业。全村种植苗木花卉1000亩,种植柑橘超3000亩,年产量超6000吨,确保村民稳定增收。二产突出发展金桔加工产业。以遇龙金丹产业示范园和遇龙河柑橘产业核心示范区为依托,提升柑橘产业化规模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水平,开发金桔干片、金桔蜜饯、金桔酥糖系列游客喜爱的伴手礼,开辟村民创收路径。三产突出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依托遇龙河国家级度假区资源优势,发展竹筏漂流水上游、民俗文化体验游、快乐骑行徒步游等休闲项目,带动沿线民宿、餐馆、商店等服务行业发展。着力打造“梦幻遇龙·竹筏漂游”品牌,切实提升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了“一产优、二产强、三产兴”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遇龙河夕照。

遇龙河夕照。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力乡村振兴。遇龙村成立7个经济合作社,在实现农民土地流转的同时,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40万元以上。遇龙河景区公司每年按人口和土地分给村民旅游分红,2020年遇龙河旅游分红达449万元,2021年遇龙河旅游分红达204万元。村级经济合作社项目——遇龙庄,2017年与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总计流转180亩土地,涉及100户400人,前五年固定拿出20万元按流转土地占比分给村民,第六年开始拿出盈利额的20%按流转土地占比分给村民,流转土地的村民除分红外还有土地租金收入,租金每五年增长一次。遇龙庄通过不断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将中小学的研学教育实践与红色文化、生态文旅、绿色休闲等产业有机结合,探索“研学+”发展新模式,融入农耕体验、红色教育、自然生态三大课程打造研学营地,推动研学教育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乡村道路。

乡村道路。

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遇龙村2022年成立桂林市首个村级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会——遇龙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会。遇龙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会是由遇龙村自发组织成立的协会,由58名遇龙村籍能人代表组成,设会长1名,由村书记担任,设副会长6名、理事12名,由各自然村村长、管片干部、乡贤能人、协会会长等担任,初步设立秘书组、宣传组、联络组、后勤组、财务组5个组织机构,后续拟加设综治维稳组、民情调查组等机构,另外特聘了40名在外发展较好、社会影响力大的能人组成顾问团,为遇龙村的乡村振兴事业出谋划策。遇龙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会致力于统一村民思想,拟定土地整合方案,综合考虑促进会、土地所有者、村民三方利益,拟定运营模式为:土地所有者与促进会签订土地使用协议书,由促进会和政府统一招商,未招到商的土地仍归土地所有者使用,招商成功后土地所有者停止使用,土地将由促进会规划使用,所得盈利按照协议比例分给促进会、土地所有者及签订土地整合协议的村民。

来源:自治区党委农办、桂林市阳朔县党委农办、广西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

(责编:陈露露、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