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三江县良口乡和里村
一盏茶,一缕香,一捧古卷细思量,书香浸染、茶香缭绕、馨香氤氲……在“党建+ N”模式引领下,她正绽放着属于新时代的蓬勃生机,牵引着我们去感知这个将绿色、红色、古色与“夜郎文化”融为一体、富有侗族文化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七月的和里村。
和里村位于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良口乡东部321国道旁,交通便利。全村共辖3个自然村,共519户2196人,总面积25360.26亩,其中耕地面积4423.8亩,林地面积20074.8亩。近年来,和里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多元共治优势,建立“党建+N”模式,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称号,先后荣获首届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广西县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自治区级首批传统村落和自治区五星级乡村旅游区、无邪教村、生态村、农业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人和桥。
三王宫。
“党建+村庄规划+乡村旅游”。和里村以党建引领,立足“夜郎文化”,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深挖红色故事和人文故事为目标定位,统筹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将绿色、红色、古色与“夜郎文化”融为一体。突出侗族建筑艺术瑰宝即现存最为完好的“夜郎文化”遗迹三王宫和具有典型侗族特色的攒尖歇山式结构风雨桥人和桥,重点挖掘和打造“侗族文化长廊”“千人长桌宴基地”“百亩太空莲——禾花鲤鱼”“春茶采摘比赛”“二月初五庙会”“三月三坡会”“九月初九丰收节”“特色侗族婚礼”“侗艺”“侗族艺术节”等特色乡村“夜郎文化”,培育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突出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创意塑造文旅休闲“生态圈”旅游品牌。
和里荷花。
和里荷花长廊。
“党建+综合整治+乡村治理”。和里村以党建引领,以“风貌革命”“垃圾革命”“厕所革命”为抓手,整合各类资金超4212.6万元,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新风貌。大力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和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狠抓基础硬件建设,实施“硬化、亮化、净化、绿化、美化”提升工程,以党员干部带头,以公益志愿活动引领,带动群众2058人次积极参与城乡风貌综合整治特色村寨保护工作。目前,村内已建成富有侗族特色的游客接待中心、民宿、农家乐、“荷花”步道、村史馆、村级综合服务中心、“高山稻鱼”体验馆、戏台、球场、广场等基础设施。全村牢固树立“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的先锋意识,发挥“三会兴屯”和“一约四会”的作用,组建15支普法宣讲队、12支网格化综治维稳队,累计开展“四议两公开”、理论政策宣讲、法律宣传教育、文明交通劝导、护路联防、警示教育、涵养新风正气等活动2180余场次,举办道德讲堂1000余场。统筹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守住耕地红线、遏制“非粮化”种植、守护百亩荷花等专项行动,让田园风光“活”起来。持续开展“最美家庭”“文明村屯”创建活动,村内共选出文明家庭18户,参与群众达2000余人,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真正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和里种稻养鱼示范基地。
“党建+示范带动+产业融合”。和里村依托资源优势,以“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两茶一木,种稻养鱼”特色产业扩大发展。依托现有600余亩示范茶园、1500余亩油茶基地示范园,在自治区级示范社仙池茶叶专业合作社以及公司的示范带动下,打造茶业和油茶品牌“领头雁”。推动“高山稻鱼”“高山鱼稻”产业集中连片发展,建成“高山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基地3000亩,以及拓展区5000亩、辐射区10000亩,形成“一田多收,粮渔双赢”的良好效益。试点村改革经验介绍文章《高山稻鱼生态种养标准化文化传承品牌铸造共推进》入选第一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典型案例,试点村还承办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扶贫现场会。和里村以产业融合催化文化资源变现,侗族妇女通过传统手工制作加工和售卖剪纸、侗绣、侗衣等实现稳定就业。和里村还吸纳187户农户到产业基地就业,其中通过新乡贤带动168户农户到茶叶、油茶加工厂就业,吸纳67户农户到文旅投公司就业,带动群众年增收2万余元。
来源:自治区党委农办、柳州市三江县党委农办、广西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