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兜起萬家事 廣西“紅格善治”提升鄉村治理現代化
3月6日天剛破曉,在廣西崇左市最大的易地搬遷安置點天等縣龍岩社區,黨員先鋒服務站的農康先、黃朝華、農利杰等黨員就來到社區大門口,准備組織學生乘坐免費公交到思源學校和城西小學上學。
7時20分,安置點的學生陸續來到社區門口,學生雖多,卻井然有序。先鋒服務站的黨員組織學生排好隊上車,7時35分,11輛公交車載著699名學生開往學校。
天等縣龍岩社區黨員們正在護送社區學生乘公交車前往學校。黃麗華攝
龍岩社區安置了天等縣13個鄉鎮各村屯的脫貧戶,共有1899戶8630人。為寫好易地搬遷“后半篇”文章,天等縣創新鄉村治理模式,充分發揮好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全天候服務好搬遷群眾。
天等縣龍岩社區,是個縮影。近年來,廣西積極探索實施“紅格善治”工程,全面推行“黨建+網格+大數據”鄉村治理工作模式,建立起架構更加完備、運行更加高效、保障更加有力的城鄉網格化管理體系,實現“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建強堡壘 夯實鄉村治理基礎
“有一次,我在社區巡邏,當走到B區1棟樓前時,發現住戶梁慶寶倒在地上。我趕快上前對他進行施救,並叫人幫忙打120急救電話,將他送到醫院搶救。原來病人是高血壓發作,經過及時搶救,病人很快轉危為安。”龍岩社區“紅色管家”、無職黨員楊鳳華說。
“紅色管家”是天等縣確保搬遷安置點服務不間斷的一大舉措,社區通過安排無職黨員每天在小區巡邏檢查,讓服務從“被動等待”到“主動發現”,快速解決群眾問題。
“辦好農村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組織建設引領帶動。”天等縣委副書記、縣長歐正介紹,該縣充分發揮無職黨員先鋒帶頭作用,促進治理力量有效整合,確保有組織為搬遷群眾辦事。
“加入先鋒服務隊伍,既能獲取黨員積分獎勵,更能讓像我這樣的無職黨員感到被群眾需要的自豪感,讓我牢記黨員時刻為群眾服務的責任。”龍岩小區無職黨員覃東榮高興地說。
在來賓市武宣縣通挽鎮江龍村,村委辦公樓前圍牆上的“五事共治”公開欄格外醒目,時常有群眾前來查看自己反映問題的處理情況。村委嚴格落實好登記時間、反映內容、治理類別、治理主體、治理情況和群眾滿意度等上牆公示制度,按照輕重緩急有序推進,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
村民查看問題反映后治理進展,對治理過程全程監督。陸原令攝
何為“五事共治”?“就是村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急難事、期盼事一體治理。”通挽鎮黨委書記譚克昌說,群眾反映問題有渠道,進展可追蹤,結果有反饋。“五事共治”經驗2021年下半年在全鎮推廣以來,不僅讓一些歷史遺留問題迎刃而解,同時讓基層黨組織威信提升,成為群眾最可信賴的貼心人。
記者了解到,為筑牢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橋頭堡”,廣西開展基層黨建“五基三化”攻堅年行動,專門出台了《關於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引領新時代鄉村治理的指導意見》。建立四級網格長責任制,由設區市、縣、鄉鎮黨政“一把手”和村支部書記分級擔任網格長,以自然村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為網格骨干,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網格管理、村民參與”的工作格局。
同時,廣西推動基層黨組織標准化規范化建設。去年以來,對1.5萬個村排查整頓軟弱渙散(后進)村黨組織833個,推動基層黨組織提質增效,以強有力的組織保障為鄉村治理夯實基礎。
織密網格 疏通基層治理脈絡
陽春三月,走進南寧市良慶區良慶鎮新蘭村,一壟壟韭菜翠綠欲滴、長勢喜人,隨處可見村民們忙碌的身影。
該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福華介紹,新蘭村種植韭菜由來已久,但由於此前農戶分散種植、各找銷路,經濟效益並不高,如果遇上滯銷,農戶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韭菜“黃”在地裡。
為了解決銷售問題,新蘭村按照“黨組織+黨員中心戶+黨員戶+農戶”的“微網格”工作模式,將新蘭村4個坡的1776戶農戶劃分為4個網格,以合作社裡的黨員骨干為黨員中心戶,通過每戶黨員中心戶帶領5至8戶黨員戶、每戶黨員戶聯系20至30戶農戶,給農戶提供韭菜種植規劃、技術指導、產品銷售等幫助。目前,新蘭村韭菜種植面積已超過4000畝。
“作為村干部,又是村裡的網格長,我的主要職責就是搭起群眾和黨組織的‘連心橋’,讓黨員心中有群眾、群眾有事找黨員。”陳福華說。
新蘭村走上鄉村振興“快車道”是當地鄉村治理蝶變的一個縮影。目前,良慶區正持續構建自然坡微治理組織框架,健全完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鄉村微治理組織體系,筑牢黨建“組織鏈”,建立末梢治理“微網格”,不斷提高鄉村治理能力和現代化水平。
而在百色市西林縣普合苗族鄉新豐村,村裡每家每戶大門旁都挂著一個紅色網格員服務聯系卡,卡上附有一個二維碼,下方印著“有事@我,碼上服務”幾個醒目大字。
新豐村村民掃碼體驗“碼上服務”。人民網 付華周攝
“你可別小看這個二維碼,它的功能多著呢!”該村黨支部書記熊章樂介紹,新豐村以智慧黨建為突破口,深入推進“市域治理·西合黨建”5G+大數據平台建設,通過“碼上服務”功能,群眾足不出戶便可掃碼“點單”反映訴求,網格員“接單”后依照相關程序及時處置,並由群眾進行星級評定。
“之前村裡的水管壞了,我們通過掃家門口的二維碼報上去后,很快就修好了!”新豐村新豐二組村民王文花表示,“碼上服務”平台操作簡單,非常實用,深受當地群眾歡迎。
百姓之事無小事,網格服務精細化讓鄉村治理效能更加凸顯。
近年來,廣西全面推進“建格、管格、用格”建設,織密織牢織細基層網格,建立“一圖說網、一網盡責、事在格了”的網格化管理治理模式,實現網格覆蓋全域化。按照地域特點,全區共劃分城市社區網格2.51萬個、農村地區網格8.81萬個、抵邊抵海地區網格2454個。各地將基層黨組織建在網格上,做到“網格建到哪裡,黨組織就覆蓋到哪裡”。
“善治”有道 文明和諧鄉風遍野
在位於湘桂兩省區交界處的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新華鄉湖廣村,近500畝的中草藥長勢喜人。此前兩省區村民因為土地糾紛讓不少耕地荒廢,現在兩省區村民共同發展中草藥產業,帶動82戶群眾增收致富。
這是鄉村“善治”帶來的大變化。富川縣委政法委副書記林喬峰介紹,早在2016年,富川縣主動出擊,與湖南省江華縣、江永縣座談溝通,組織雙方相關單位及毗鄰鄉鎮黨委、派出所、司法所、村兩委學習交流,共同簽訂《省際邊界平安建設工作區域合作框架協議書》。
在這個大框架下,湖廣村成立了聯合黨支部,支部共有6名黨員,湖南籍、廣西籍各佔一半。村委建起綜治聯勤警務室,有1名派出所領導和1名民警進駐。邊界一線村屯劃分為網格區域,民警、協警挂點到每個邊界村,每個區域內都建立群防群治組織,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在開展打擊違法犯罪、治安巡邏防范、調解矛盾糾紛、法律知識宣傳等工作的前哨作用。
湖廣村省際民族團結同心巷。人民網記者 嚴立政攝
就這樣,富川縣通過“組織聯建、治安聯防、糾紛聯調、普法聯宣、經濟聯盟”五聯機制,實現縣、鄉鎮、村三方在人員、信息、經濟上互聯互通,開創了省際地區和諧穩定、繁榮發展新局面。
鄉村走向善治,既要因地制宜,也要增強農民參與的積極性。廣西用“小積分”激發群眾參與鄉村建設的“大熱情”。
“這個愛心超市好,我們可以拿積分換生活用品,比去市場花錢買實惠多了。”近日,河池市東蘭縣長江鎮板隆村群眾牙女士拿著剛剛兌換到的物品高興地說。
當天,板隆村開展愛心超市積分兌換活動。現場井然有序地擺放著各種物品,洗衣粉、洗潔精、洗臉盆、紙巾、醬油……村民們根據不同的積分,登記兌換自己需要的物品。
“愛心超市”積分兌換活動是板隆村推進鄉村治理的實質舉措,村民通過參與思想文化建設、培訓學習、黨建宣傳、鄉風建設、村容村貌整治等活動獲得積分獎勵,並用所得積分兌換超市商品,實現愛心超市與村民生產生活良性互動,從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營造人人參與鄉村治理的良好氛圍。
“我們積極探索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現代鄉村治理機制,實施‘積分制’‘清單制’管理,提升農村基層公共服務水平,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朴民風,不斷增強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東蘭縣委書記徐迪克介紹,截至目前,全縣共有28個行政村推廣“積分制”,覆蓋全縣所有鄉鎮。
“科學設置積分內容,將積分設定為志願服務積分、貢獻積分兩大類,有效解決農民群眾內生動力不足等問題。”廣西農業農村廳農村合作經濟指導處處長韋斌華表示,推廣運用“小積分”管理,以積分在“愛心超市”兌換物品,推動鄉村有效治理,提升了村民的認同感、獲得感、幸福感。
截至2022年年底,廣西全區共有2598個行政村、10483個自然村推廣“積分制”,1237個行政村推行“清單制”,平均每縣設置村級事務80項、小微權力監督指標19項,全區村級黨務、村務、財務“三務”公開和農村民主決策制度得到有效落實。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農辦主任,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自治區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黃智宇表示,將扎實推進鄉村治理工作,建立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力構建治理有效、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鄉村社會。
相關報道:
富川縣縣長胡德珺:夯實“五聯三通”治理模式 有效促進邊界協同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