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原创新闻

武宣县县长陈前平:“五事共治”构建多元化乡村治理体系

2023年03月03日09:28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为充分发挥典型的引领带动作用,2022年,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开展了第四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征集遴选。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创新“五联三通”治理模式 “一张网”稳定省际“一条线”》、来宾市武宣县通挽镇《建立“五事共治”机制 打开乡村治理新局面》、崇左市天等县《创新“三站四会五家”治理模式 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三案例入选。

为充分展现广西开展乡村治理工作的的新做法、新亮点、新成绩,提供可推广可借鉴的典型经验,引领全区各地乡村治理实践,人民网广西频道特别推出广西三案例入选全国第四批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系列访谈,敬请关注。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人民网嘉宾访谈。我是主持人郭振乾。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为充分发挥典型的引领带动作用,2022年,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开展了第四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征集遴选。武宣县通挽镇《建立“五事共治”机制打开乡村治理新局面》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武宣县是如何创新打造“五事共治”机制的,有什么特点?通过创新建立这一治理机制,乡村发生了哪些变化,取得了哪些效果?我们特别采访到了武宣县县长陈前平,请他介绍一下。

陈前平:武宣县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创新构建“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急难事、期盼事”一体治理的“五事共治”机制,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是党建引领,构建多元化治理体系。建立政治、法治、自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机制,形成“党建引领、村民自治、法律治理、社会治理、智慧治理”相结合的多元化乡村治理体系。二是统一规划,构建多领域制度体系。加强资源整合、协调共治,分类分级构建“五事共治”制度体系。三是联合治理,构建多方位参与格局。发挥登记窗口、日常调研等线下方式作用收集意见建议,整合志愿者服务、人大代表APP、综治E通、微信等线上网络平台,畅通“五事”信息收集渠道。四是压实责任,构建全覆盖责任机制。压实乡村振兴“五级”书记责任制,将“五事共治”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责任来评价。

武宣县通挽镇“五事共治”宣传栏。人民网 黄子婧摄

武宣县通挽镇“五事共治”宣传栏。人民网 黄子婧摄

武宣县“五事共治”创新机制主要有以下特点和效果:

一是创新实施“巷道党建”,武宣县打造具有特色的党群连心共建“网格巷道”、邻里互助共建“和谐巷道”、民主商议推动“自治巷道”,并按照“结一联十”(1名巷道党建组织员+10户群众)方式,开展农村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如:通挽镇将36个屯划分为483个网格,选聘巷道党建组织员483名,服务6487户群众,开展巷道互助活动1000余次,惠及2000多人次。

二是实施多领域精准协调治理,依据服务对象,建立农村党员、致富能人、退役军人等不同群体“五事共治”制度和管理办法20多项;依据工作领域,建立党员管理、生产生活、风貌提升等10个领域“五事共治”制度40多项。如:通挽镇通过实施农业生产“五事共治”,克服2022年春季旱情不利影响,按时完成1.75万亩粮食种植面积灌溉,确保夏粮收成;实施工业生产“五事共治”,引进工业投资1.5亿元,推动2家木材产品加工企业成功落户,预计年产值达2.7亿元。

三是将“单兵作战”转向“融合作战”,推动部门上下联动,形成广泛参与“五事共治”的局面。2022年,通挽镇共协调解决社会民生、农业生产、生态环保等方面社情民意、问题建议600余件,调处各类民间纠纷200余起,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案件50余起,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

四是健全科学考核评价机制,将“五事共治”纳入党组织书记述职考评内容,纳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和镇村干部日常考核重要内容,作为年终考核评优定先依据。实行月汇报制度,每月初由各村点长和党组织书记汇报上个月落实“五事共治”情况。每个季度各村将落实“五事共治”结果向群众公开,让群众成为最终评判者。

主持人:下一步,武宣县如何进一步深化“五事共治”机制?

陈前平:下一步,武宣将持续深化“五事共治”机制,坚持守正创新,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优化“五事共治”多元化治理体系,实现乡村治理由“堵”向“顺”转变。党建引领方面,创新实施村级党建星级化管理、屯级党建“三会组织+”(支部委员会、理事会、监委会)、巷道党建、邻里党建,引领农村网格化精细化管理,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村民自治方面,在通挽镇11个行政村36个自然屯建立优化党群议事规则、村规民约、睦邻公约、红白喜事管控办法等规章制度,实现众人事众人议众人管。农村法治方面,巩固实施“一村一法律顾问”、扫黑除恶举报、流动法庭调解等办法,帮助群众按法律程序办事,减少群众内部矛盾问题。农村德治方面,在行政村试点成立志愿者服务、新乡贤援助、环保(平安)妈妈、文艺宣传等一批协会,通过社会组织协助治理农村有关事务,营造和谐氛围。农村智治方面,实施数字乡村,在每个行政村安装“百姓天网”、天翼大喇叭、群众微信群等科技平台,实现乡村应急指挥、政策宣传、村务公开等工作“一键到位”。通过构建“五事共治”多元化融合治理模式,形成党全面领导,统一指挥,总揽全局格局。

在“五事”登记窗口,工作人员为村民解答问题。人民网 黄子婧摄

在“五事”登记窗口,工作人员为村民解答问题。人民网 黄子婧摄

二是优化“五事共治”多领域制度体系,实现乡村治理由“散”向“治”转变。在服务对象方面,重点优化农村党员、致富能人、脱贫户、退役军人等不同群体的“五事共治”制度和管理办法。在工作领域方面,优化社会民生、农业产业、平安建设、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各领域“五事共治”制度,形成一套村级“五事共治”制度体系,通过协商、共治、共赢方式,推进资源整合、秩序构建和治理效能提升,实现乡村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目标。

三是优化“五事共治”多方位参与格局,实现乡村治理由“弱”向“活”转变。构建“收集意见、落实力量、明确治方、联合治理、结果反馈”多方参与的治理闭环,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参与、村民自治良性互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五事共治”共同体。建立“五事共治”事项登记制度,组建各领域工作专班,在各单位各村委设立群众反映“五事”登记窗口,收集研判反馈群众急需急盼急办的“五事”。乡镇党委政府针对问题性质和实际,从制度体系和“五治融合”机制中确定治理办法和路径,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在实施治理问题中,明确镇村干部、巷道党建组织员、志愿者、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人员职责,发挥联合治理作用,形成广泛参与“五事共治”局面,做到每治理一件问题都能让群众满意。

四是优化“五事共治”全覆盖责任机制,实现乡村治理由“他”向“我”转变。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五级”书记责任制,将“五事共治”融入“我为群众办实事”责任评价机制。建立考评机制,将“五事共治”纳入党组织书记述职考评内容,纳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和镇村干部日常考核重要内容,纳入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及先进个人等评优评先重要条件,作为年终考核评定优秀依据,对那些组织不力、问题较多的进行批评教育和严肃问责。通过建立科学考评机制,全面调动乡镇、村干部推动落实“五事共治”积极性。

相关链接:

广西武宣县:“五事共治”解群众难题 创乡村治理“硕果”

在广西来宾市武宣县通挽镇,一件又一件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解决。这是该镇通过实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急难事、期盼事一体治理的“五事共治”机制,结出的乡村治理“硕果”……【详细】

(责编:黄子婧、叶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