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三案例入选全国第四批乡村治理典型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印发《关于推介第四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的通知》公布,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创新“五联三通”治理模式 “一张网”稳定省际“一条线”》、来宾市武宣县通挽镇《建立“五事共治”机制 打开乡村治理新局面》、崇左市天等县《创新“三站四会五家”治理模式 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三案例入选。
通知截图。
富川瑶族自治县位于桂东北,地处湘、桂、粤三省(区)交界的都庞、萌诸两岭余脉之间,全县有7个乡镇28个村委133个村寨与湖南省江华、江永县、回龙圩管理区相邻,省际边界线长达182公里。由于湘桂两省区边界山场土地复杂交错以及历史、经济差异等原因,两省区边界村寨经常发生矛盾纠纷,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富川瑶族自治县根据长期的工作实践经验,积极探索构建并运用“组织联建、治安联防、纠纷联调、普法联宣、经济联盟,县、乡镇、村三方人员、信息、经济互联互通”的“五联三通”省际边界治理机制,有效维护边界线地区和谐稳定,开创了省际间地区安居乐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富川—江永省际边界平安建设工作区域合作签约仪式。广西农业农村厅供图
武宣县通挽镇位于广西中部,隶属来宾市,面积84.8平方公里,下辖11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屯,总人口4.28万人。为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急难事、期盼事”等五事群众反映渠道少、处理过程中有些部门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处理成效不够显著、处理结果公开度不够等农村基层一线普遍存在的问题,通挽镇2021年探索“五事共治”机制,通过畅通收集渠道、明确治理机制、强化结果反馈、加强跟踪问效等措施,确保群众“五事”件件有记录、件件有措施、件件有回应、件件有落实,有效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经验做法获中组部《组工通讯》刊登。2021年通挽镇荣获全区民兵工作先进单位、全区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先进单位。
武宣县通挽镇“五事共治”宣传栏。广西农业农村厅供图
天等县龙岩易地扶贫搬迁小区是在“十三五”时期建成的广西崇左市最大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共安置有1869户8627人,来源于全县13个乡镇117个村(社区)的脱贫人口,居民以壮族居多,汉族、侗族、苗族、瑶族等其他8个民族276人。天等县立足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过渡型”社区人员结构复杂、移民生计转型压力大、居民身份关系重构困难多等诸多治理难题,以“三站”充实治理力量,以“四会”提高搬迁群众自治主动性、积极性,以“五家”解决小区治理滞后问题,持续助推搬迁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发展、能致富”目标。
天等县龙岩社区工作人员利用网格化系统处置群众反馈问题。广西农业农村厅供图
据悉,为充分发挥典型的引领带动作用,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从2019年起,联合遴选推介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2022年开展第四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征集,从强化党组织领导、加强县乡村联动、强化数字赋能、解决突出问题等4个方面,共选取典型案例31个。此次广西成功入选3个,取得榜列全国第二位的好成绩。下一步,自治区党委农办、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将持续开展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推介,成熟一批、推介一批,用体现乡村治理规律、契合不同实际乡村需要的具体做法,引领全区各地乡村治理实践,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探索新路径。(张光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