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兜起万家事 广西“红格善治”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
3月6日天刚破晓,在广西崇左市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点天等县龙岩社区,党员先锋服务站的农康先、黄朝华、农利杰等党员就来到社区大门口,准备组织学生乘坐免费公交到思源学校和城西小学上学。
7时20分,安置点的学生陆续来到社区门口,学生虽多,却井然有序。先锋服务站的党员组织学生排好队上车,7时35分,11辆公交车载着699名学生开往学校。
天等县龙岩社区党员们正在护送社区学生乘公交车前往学校。黄丽华摄
龙岩社区安置了天等县13个乡镇各村屯的脱贫户,共有1899户8630人。为写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天等县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天候服务好搬迁群众。
天等县龙岩社区,是个缩影。近年来,广西积极探索实施“红格善治”工程,全面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乡村治理工作模式,建立起架构更加完备、运行更加高效、保障更加有力的城乡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建强堡垒 夯实乡村治理基础
“有一次,我在社区巡逻,当走到B区1栋楼前时,发现住户梁庆宝倒在地上。我赶快上前对他进行施救,并叫人帮忙打120急救电话,将他送到医院抢救。原来病人是高血压发作,经过及时抢救,病人很快转危为安。”龙岩社区“红色管家”、无职党员杨凤华说。
“红色管家”是天等县确保搬迁安置点服务不间断的一大举措,社区通过安排无职党员每天在小区巡逻检查,让服务从“被动等待”到“主动发现”,快速解决群众问题。
“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组织建设引领带动。”天等县委副书记、县长欧正介绍,该县充分发挥无职党员先锋带头作用,促进治理力量有效整合,确保有组织为搬迁群众办事。
“加入先锋服务队伍,既能获取党员积分奖励,更能让像我这样的无职党员感到被群众需要的自豪感,让我牢记党员时刻为群众服务的责任。”龙岩小区无职党员覃东荣高兴地说。
在来宾市武宣县通挽镇江龙村,村委办公楼前围墙上的“五事共治”公开栏格外醒目,时常有群众前来查看自己反映问题的处理情况。村委严格落实好登记时间、反映内容、治理类别、治理主体、治理情况和群众满意度等上墙公示制度,按照轻重缓急有序推进,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村民查看问题反映后治理进展,对治理过程全程监督。陆原令摄
何为“五事共治”?“就是村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急难事、期盼事一体治理。”通挽镇党委书记谭克昌说,群众反映问题有渠道,进展可追踪,结果有反馈。“五事共治”经验2021年下半年在全镇推广以来,不仅让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迎刃而解,同时让基层党组织威信提升,成为群众最可信赖的贴心人。
记者了解到,为筑牢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桥头堡”,广西开展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攻坚年行动,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建立四级网格长责任制,由设区市、县、乡镇党政“一把手”和村支部书记分级担任网格长,以自然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为网格骨干,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网格管理、村民参与”的工作格局。
同时,广西推动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去年以来,对1.5万个村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后进)村党组织833个,推动基层党组织提质增效,以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为乡村治理夯实基础。
织密网格 疏通基层治理脉络
阳春三月,走进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新兰村,一垄垄韭菜翠绿欲滴、长势喜人,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
该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福华介绍,新兰村种植韭菜由来已久,但由于此前农户分散种植、各找销路,经济效益并不高,如果遇上滞销,农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韭菜“黄”在地里。
为了解决销售问题,新兰村按照“党组织+党员中心户+党员户+农户”的“微网格”工作模式,将新兰村4个坡的1776户农户划分为4个网格,以合作社里的党员骨干为党员中心户,通过每户党员中心户带领5至8户党员户、每户党员户联系20至30户农户,给农户提供韭菜种植规划、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帮助。目前,新兰村韭菜种植面积已超过4000亩。
“作为村干部,又是村里的网格长,我的主要职责就是搭起群众和党组织的‘连心桥’,让党员心中有群众、群众有事找党员。”陈福华说。
新兰村走上乡村振兴“快车道”是当地乡村治理蝶变的一个缩影。目前,良庆区正持续构建自然坡微治理组织框架,健全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乡村微治理组织体系,筑牢党建“组织链”,建立末梢治理“微网格”,不断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而在百色市西林县普合苗族乡新丰村,村里每家每户大门旁都挂着一个红色网格员服务联系卡,卡上附有一个二维码,下方印着“有事@我,码上服务”几个醒目大字。
新丰村村民扫码体验“码上服务”。人民网 付华周摄
“你可别小看这个二维码,它的功能多着呢!”该村党支部书记熊章乐介绍,新丰村以智慧党建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市域治理·西合党建”5G+大数据平台建设,通过“码上服务”功能,群众足不出户便可扫码“点单”反映诉求,网格员“接单”后依照相关程序及时处置,并由群众进行星级评定。
“之前村里的水管坏了,我们通过扫家门口的二维码报上去后,很快就修好了!”新丰村新丰二组村民王文花表示,“码上服务”平台操作简单,非常实用,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百姓之事无小事,网格服务精细化让乡村治理效能更加凸显。
近年来,广西全面推进“建格、管格、用格”建设,织密织牢织细基层网格,建立“一图说网、一网尽责、事在格了”的网格化管理治理模式,实现网格覆盖全域化。按照地域特点,全区共划分城市社区网格2.51万个、农村地区网格8.81万个、抵边抵海地区网格2454个。各地将基层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做到“网格建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
“善治”有道 文明和谐乡风遍野
在位于湘桂两省区交界处的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新华乡湖广村,近500亩的中草药长势喜人。此前两省区村民因为土地纠纷让不少耕地荒废,现在两省区村民共同发展中草药产业,带动82户群众增收致富。
这是乡村“善治”带来的大变化。富川县委政法委副书记林乔峰介绍,早在2016年,富川县主动出击,与湖南省江华县、江永县座谈沟通,组织双方相关单位及毗邻乡镇党委、派出所、司法所、村两委学习交流,共同签订《省际边界平安建设工作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书》。
在这个大框架下,湖广村成立了联合党支部,支部共有6名党员,湖南籍、广西籍各占一半。村委建起综治联勤警务室,有1名派出所领导和1名民警进驻。边界一线村屯划分为网格区域,民警、协警挂点到每个边界村,每个区域内都建立群防群治组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开展打击违法犯罪、治安巡逻防范、调解矛盾纠纷、法律知识宣传等工作的前哨作用。
湖广村省际民族团结同心巷。人民网记者 严立政摄
就这样,富川县通过“组织联建、治安联防、纠纷联调、普法联宣、经济联盟”五联机制,实现县、乡镇、村三方在人员、信息、经济上互联互通,开创了省际地区和谐稳定、繁荣发展新局面。
乡村走向善治,既要因地制宜,也要增强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广西用“小积分”激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大热情”。
“这个爱心超市好,我们可以拿积分换生活用品,比去市场花钱买实惠多了。”近日,河池市东兰县长江镇板隆村群众牙女士拿着刚刚兑换到的物品高兴地说。
当天,板隆村开展爱心超市积分兑换活动。现场井然有序地摆放着各种物品,洗衣粉、洗洁精、洗脸盆、纸巾、酱油……村民们根据不同的积分,登记兑换自己需要的物品。
“爱心超市”积分兑换活动是板隆村推进乡村治理的实质举措,村民通过参与思想文化建设、培训学习、党建宣传、乡风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活动获得积分奖励,并用所得积分兑换超市商品,实现爱心超市与村民生产生活良性互动,从而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营造人人参与乡村治理的良好氛围。
“我们积极探索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治理机制,实施‘积分制’‘清单制’管理,提升农村基层公共服务水平,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东兰县委书记徐迪克介绍,截至目前,全县共有28个行政村推广“积分制”,覆盖全县所有乡镇。
“科学设置积分内容,将积分设定为志愿服务积分、贡献积分两大类,有效解决农民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广西农业农村厅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处长韦斌华表示,推广运用“小积分”管理,以积分在“爱心超市”兑换物品,推动乡村有效治理,提升了村民的认同感、获得感、幸福感。
截至2022年年底,广西全区共有2598个行政村、10483个自然村推广“积分制”,1237个行政村推行“清单制”,平均每县设置村级事务80项、小微权力监督指标19项,全区村级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和农村民主决策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农办主任,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智宇表示,将扎实推进乡村治理工作,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构建治理有效、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
相关报道:
富川县县长胡德珺:夯实“五联三通”治理模式 有效促进边界协同发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