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南丹:“四比四爭”破解駐村工作“四大”難題

2023年05月30日16:38 |
小字號

近日,在南丹縣八圩瑤族鄉甲坪村,群眾將一面寫有“不忘初心支持鄉村振興、牢記使命助推甲坪發展”的錦旗遞到了駐村第一書記鄭義友手中。“感謝自治區食藥監局為我們成立白褲瑤民族服飾刺繡作坊,解決了不少留守婦女就業問題!”村民代表陸美英激動地說。這是南丹縣駐村工作隊用心用情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的一個縮影。

2022年以來,南丹縣創新開展“比知識素養,爭當業務先鋒﹔比工作成效,爭當業績先鋒﹔比作風頑強,爭當守紀先鋒﹔比群眾口碑,爭當服務先鋒”的“四比四爭”主題活動,有效破解駐村工作“不會為”“不善為”“不願為”和“不作為”難題,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業務過硬、責任過硬、紀律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振興工作隊,讓工作隊員“駐”村更“助”村。

比能力提升爭當業務先鋒,破解“不會為”難題。深入開展“政策理論我先學”活動,通過全縣全員舉辦業務培訓、業務考試等,同時,採取黨建“兩隨機”調研指導,提升工作隊員對業務知識、理論政策的水平,破解農村工作經驗不足、想干不會干難題。2022年以來,全縣先后培訓駐村干部1500多人次,不斷提升駐村工作隊員素質能力。

比工作成效爭當業績先鋒,破解“不善為”難題。深入開展業績“大比拼”活動,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深入實施“領頭雁”工程,打造5條黨建示范帶、10個黨建示范群和一批黨建示范點,推動新增創星51個,保星創星村(社區)佔總數的75%。裡湖瑤族鄉朵努社區榮獲“自治區鄉村振興改革集成優秀試點村”。探索“黨建+”模式,推動集體經濟發展“擴面提質”,黨建促產業發展工作經驗在自治區鄉村產業融合發展大會上作經驗發言。廣西衛視《第一書記》專欄展播了駐村第一書記黎夏、韋金洲創新工作思路、助力鄉村振興的故事。深入開展“鄉村振興我先行”活動,南丹縣榮獲“全國村庄清潔行動先進縣”。以六寨鎮龍馬村、裡湖瑤族鄉朵努社區為試點,推進13個村屯積分制管理,深化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芒場鎮巴平村榮獲“全區清廉示范村”。千家瑤寨易地搬遷后續發展經驗等獲得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新聞聯播》等欄目播出。

比遵規守紀爭當執行先鋒,破解“不願為”難題。深入開展“過硬作風我先樹”活動,規范執行吃住在村、公開承諾、工作紀實、定期匯報、考勤和請銷假等制度。按月及時撥付駐村工作隊員伙食補貼和鄉鎮補助,落實駐村專項工作經費,全員購買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消除駐村干部后顧之憂。單列駐村工作隊員年度考核指標,優秀比例提高到25%,採取村級述職評議、鄉鎮平時考核、選派單位聯合考核、縣直聯評方式科學考核,其經驗做法在《鄉村干部報》、中新網、八桂先鋒等刊發。強化定向激勵措施,把駐村幫扶作為優先提拔使用、評先選優、職稱評定的重要條件,2022年以來,南丹縣先后提拔重用一批鄉村振興一線駐村干部,樹立了“有為才有位”導向,進一步激發了駐村干部干事創業熱情。策劃推出了《駐村有我》系列報道,報道典型人物8人,將第一書記黎夏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創業服務典型案例向國家鄉村振興局推薦。按照“八有”標准,提供工作生活必需品,切實解決駐村干部吃、住難題。每月對在崗的駐村干部逐人過篩子,對工作不在狀態、身體欠佳的干部“清單化”管理,確保駐村干部思想上“下得去”、能力上“跟得上”、工作上“干得好”。

比群眾口碑爭當服務先鋒,破解“不作為”難題。開展“服務發展我先行”活動,常態化開展入戶走訪,2022年以來,全縣工作隊員共走訪26400戶群眾,向群眾宣傳黨的惠民政策,依托“農事村辦”,幫助群眾解決反映的就醫、就學、就業等“急難愁盼”問題1000多件,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滿意度。同時,以基層黨建“兩隨機”調研指導為抓手,進村入戶發放滿意度測評表,了解群眾對工作隊員的熟悉程度、滿意程度和口碑情況,不斷強化工作隊員的服務意識。目前,全縣共開展“兩隨機”17次,發放測評表3800多份。(牙廷相、韋夏梅、覃丹雪)

來源:南丹縣委組織部

(責編:周雨樂、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