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原創新聞

“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系列雲訪談

北海市銀海區委書記羅鵬:加快打造鄉村振興先行區 為壯美廣西建設貢獻力量

2022年12月26日10:12 |
小字號

近年來,廣西聚焦“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高質量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八桂大地上一大批凝聚改革集成成果的鄉村振興特色案例脫穎而出,成為“凝心聚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的鄉村振興生動實踐。  

在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農村工作(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直接指導下,由廣西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具體組織開展,從全區鄉村振興改革集成試點村中篩選出40個“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2022年9月14日—15日,以“壯美鄉村 共創未來”為主題的“2022年鄉村振興論壇·廣西”活動在南寧舉辦,論壇上對“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發布推介。 

為生動展現廣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舉措、新亮點、新成績,傳遞“壯美廣西·鄉村振興”的新風採,人民網特別推出“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系列雲訪談活動,敬請關注。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關注人民網嘉賓訪談,我是主持人郭振乾。廣西聚焦“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高質量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邊疆民族地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在八桂大地上一大批凝聚改革集成成果的鄉村振興特色案例脫穎而出。今天,我們採訪到了北海市銀海區委書記羅鵬,請他談一下獲得“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的感受,羅書記您好。

羅鵬:銀海區寧海村在2022年“壯美廣西·鄉村振興”特色案例評選中脫穎而出,成為北海市唯一入選示范村,這既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和鼓舞,更是對我們今后工作的鞭策和推動,我們將以此為新起點,繼續發揮“區位優、基礎實、產業強、文化特、治理好”等優勢,爭取更多示范村能入選“壯美廣西·鄉村振興”特色案例,以點帶面打造廣西鄉村振興先行區。

寧海村大棚鳥瞰圖。

寧海村大棚鳥瞰圖。

主持人:好的,羅書記,請立足本職工作,談一談銀海區是如何打造“壯美廣西·鄉村振興”示范點的?特別是在切實維護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脫貧地區幫扶政策落地見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方面,有什麼創新舉措和做法?

羅鵬:北海市委、市政府賦予了銀海區“六大定位”新使命,其中,專門提出將銀海區打造成為廣西鄉村振興先行區。2021年9月銀海區被列為自治區鄉村振興集成改革試點縣區,我們以此為抓手,聚焦“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目標,扎實推進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打造了寧海村、石橋塘村、平塘村、赤東村等一批鄉村振興示范村,取得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良好開局。   

一是創新實行“1+1+1”工作機制,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我們每個村落實1名處級領導包村,每個村落實1個責任部門挂點聯系,每1個挂點聯系單位針對聯系村制訂1套有效幫扶方案,落實落細“四個不摘”要求,做到責任壓力、人員措施、幫扶政策“三強化”,2021年在自治區鞏固脫貧成果后評估綜合評價中,銀海區獲得“好”的等次。

二是大力發展設施農業,以產業振興引領鄉村振興。我們堅持“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著農民賺”的思路,積極策劃推進向海大道“一軸兩翼”產業示范帶建設,全區現代設施農業面積超過6萬畝,年產值18億元以上,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和群眾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通過建立產業聯農帶農機制,全區95%以上脫貧戶參與到設施農業產業化發展進程中,2000多戶群眾住上了“大棚樓”、開上了“大棚車”。

村民家家戶戶種植大棚,走出了一條靠大棚種植發家致富的康庄之路。

村民家家戶戶種植大棚,走出了一條靠大棚種植發家致富的康庄之路。

三是堅持科技引領發展,賦能鄉村振興。我們與廣西農科院、華南農大、廣西大學農學院、中化農業等高校科研單位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推行測土配方施肥、高效節水灌溉、蜜蜂授粉等八大技術,國家西甜瓜體系首席科學家許勇等專家也經常駐點指導。同時,我們大力實施“1+N”種業集群發展計劃,建立了馮輝友西甜瓜、農得利果蔬、精工水產等十大種業研發繁育基地和29個示范推廣場(點),亞熱帶特色種業集聚區建設開創了新局面。

四是創新人才引育機制,凝聚鄉村振興發展新活力。我們出台了鄉村人才振興若干措施,以建立鄉土人才培養、金融扶持、聚才用才、服務激勵四大機制為抓手,扶持一批有技術、懂管理、善經營的高素質鄉土人才。與銀行聯合設立1億元“鄉村振興人才貸”,為鄉土人才制定低息貸款“優惠套餐”,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和研發投入,持續激發鄉村振興發展新動能。

五是全面實施“黨建領航·全域網格4+N”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有效提升鄉村治理能力。我們實行1名區挂點領導+1名鄉鎮網格指導員+1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1名網格長+N名網格員的“4+N”網格化模式,整合黨建、綜治、綜合執法、創城等多種網格和力量,有效提升基層黨組織領導力、組織力、號召力,形成了上層統籌有力、中層運轉高效、基層做強做實的網格化治理體系。

平新八一村黨群服務中心。

平新八一村黨群服務中心。

主持人:下一步,銀海區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中,有哪些工作計劃?

羅鵬:銀海區將緊緊圍繞鄉村振興“二十字”總方針,以自治區鄉村振興改革集成試點為抓手,加快打造鄉村振興先行區,努力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以實際行動爭當建設品質北海、魅力北海排頭兵,為開創新時代壯美廣西建設新局面貢獻“銀海”力量。

一是落實“四個不摘”,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強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提升“三保障”及飲水安全水平,落實各類幫扶政策,強化聯農帶農富農措施,幫助脫貧群眾穩定增收致富。

二是強化產業支撐,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產業。不斷加強耕地保護、確保糧食安全﹔不斷強化人才、土地、資金等要素,加快向海大道“一軸兩翼”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全力推進亞熱帶種業銀海區“1+N”種業集群建設,加快打造“五區、兩帶、八大重點產業”發展新格局,以產業興旺引領鄉村振興,推動共同富裕。

三是突出黨建引領,全面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強化黨建引領,加快打造“一村一品牌、一村一主題”農村基層黨組織升級版,努力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助推鄉村振興的堅強堡壘。加快推進“多規合一”實用性村庄規劃編制,加強農房規劃建設,優化提升人居環境,加快補齊公共服務短板,倡導文明鄉風,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深入實施“4+N”全域網格服務管理機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

相關鏈接:

案例推介:北海市銀海區福成鎮寧海村

水、陸、空“三線”協同,果蔬、種業、旅游“三產”齊步,海洋文化、古窯文化、移民文化“三化”鑄魂,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她是多元化要素集聚的改革集成試點,她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的前進步伐越來越堅實有力……【詳細】

40個“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亮相

9月14日,以“壯美鄉村 共創未來”為主題的“2022年鄉村振興論壇·廣西”在南寧舉行,現場發布了40個“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詳細】

專題:“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2022

在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農村工作(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直接指導下,由廣西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具體組織開展,從全區鄉村振興改革集成試點村中篩選出40個“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在“2022年鄉村振興論壇·廣西”上發布推介,旨在為廣西乃至全國各地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借鑒參考……【詳細】

(責編:張芳、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