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系列雲訪談
北流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華海德: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全面推進和美鄉村建設

近年來,廣西聚焦“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高質量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八桂大地上一大批凝聚改革集成成果的鄉村振興特色案例脫穎而出,成為“凝心聚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的鄉村振興生動實踐。
在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農村工作(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直接指導下,由廣西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具體組織開展,從全區鄉村振興改革集成試點村中篩選出40個“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2022年9月14日—15日,以“壯美鄉村 共創未來”為主題的“2022年鄉村振興論壇·廣西”活動在南寧舉辦,論壇上對“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發布推介。
為生動展現廣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舉措、新亮點、新成績,傳遞“壯美廣西·鄉村振興”的新風採,人民網特別推出“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系列雲訪談活動,敬請關注。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關注人民網嘉賓訪談,我是主持人郭振乾。廣西聚焦“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高質量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邊疆民族地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在八桂大地上一大批凝聚改革集成成果的鄉村振興特色案例脫穎而出。今天我們採訪到了北流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華海德,請他談一下獲得“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的感受。
華海德:此次北流市民安鎮豐村、民樂鎮萬平村上榜全區“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這集中體現了北流市在全力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上取得的顯著成就,這既是自治區黨委農辦和組委會對北流市鄉村振興工作的高度肯定,也是對我們工作的鞭策和鼓勵,將成為我們堅定信心、實干爭先,奮力推動鄉村振興再上新台階的強勁動力。
民安鎮豐村的連片農田。
主持人:北流市是如何打造“壯美廣西·鄉村振興”示范點?特別是在切實維護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脫貧地區幫扶政策落地見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方面,有什麼創新舉措和做法?
華海德:近年來,北流市聚焦“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目標任務,緊盯重點任務和關鍵環節,構建人、地、財等要素資源整合機制,全域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圍繞“誰來干”問題,通過組建包村干部、駐村工作隊、鄉村規劃師、三官一律等8支隊伍,建立群眾動員體系,實行“1+1+3”結構性報酬機制,賦予鄉鎮經濟社會管理更多權限,實施“四治融合”鄉村治理模式等措施,有效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
圍繞“地哪來”問題,持續深化“三塊地”集成改革效應,探索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地券”改革,統籌推進“低散亂”整治、違章建筑違法用地整治、土地復墾等項目,有效盤活農村土地資源。截至目前,北流“農地入市”面積達26243.37畝,有效解決了50多個重點項目6500多畝工業用地需求﹔利用農村閑置土地簽約落地企業35家,實現年產值15.65億元、納稅8537.8萬元。
圍繞“錢哪來”問題,通過積極摸索土整歸村、鄉建歸村、宅改收費、村辦企業、土地流轉、盤活利用閑置/低效土地、圩鎮開發、礦產開發、公墓建設收益、村集體股權收益等十余項財源建設,多渠道籌集資金,推動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實現鄉村建設自我“造血”。2020年、2021年全市村集體經濟收入分別達到3.13億元(平均每村111萬元)、1.73億元(平均每村62萬元)﹔2022年預計達到1.84億元,平均每村66萬元。
民樂鎮萬平村的藝術小屋。
圍繞“建設亂”問題,創新推出“一圖一表一規則”(一張國土空間規劃圖、一張近期重點建設項目表、一份規劃管制規則)簡化版實用性村庄規劃編制模式,成立國內第一個農民參與的美麗鄉村建設設計院,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因地制宜制定各具特色的實用性鄉村規劃,目前已完成66個行政村村庄規劃,正在編制52個。同時,按照“修舊如舊,就地取材”模式,最大限度保存原貌,留住鄉愁,將村落房屋打造成生態農庄、民宿客棧、茶館、圖書館、藝術工作室等,打造集產業發展、風貌提升、種養循環、鄉村治理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目前,橫跨新圩、西埌、北流、民樂、民安等鎮的北線鄉村示范帶已經取得初步成效。
主持人:下一步,北流市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中,有哪些工作計劃?
華海德:鄉村“五大振興”,產業振興是第一位的。下一步,我們將以創建國家和自治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產業示范區為抓手,按照“三園五鏈三產業”工作思路,建設三個農業產業園:北流市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北流市隆盛農業產業園、北流市六靖農業產業園﹔打造五大主導產業全產業鏈:生豬、水稻、荔枝、百香果、沉香﹔重點發展其他三個特色產業:現代漁業、肉牛養殖、林產化工,加快農產品物流網絡和冷鏈物流建設,推動北流農業全產業鏈融合發展,構建特色鮮明、結構合理、鏈條完整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全面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同時,我們將繼續弘揚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於探索、勇於實踐的改革創新精神,持續完善村庄規劃,探索實施“地券”改革,統籌推進鄉村振興人才培養、產業鏈升級、鄉村風貌提升、完善鄉村綜合治理體系等重點工作,全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為全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探索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北流經驗”。
相關鏈接:
案例推介:玉林市北流市民安鎮豐村
近年來,隨著廣西銅石嶺國際旅游度假區(以下簡稱“銅石嶺景區”)的開發,豐村充分利用自身資源稟賦,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從一個小村庄蛻變成鄉村振興網紅旅游打卡點,獲評2021年廣西鄉村旅游重點村……【詳細】
案例推介:玉林市北流市民樂鎮萬平村
北流市民樂鎮萬平村位於廣昆高速公路沿線,共有108戶560人。2021年1月,萬平村依據鄉村振興建設規劃,充分利用本村的歷史底蘊和藝術氛圍,以嶺南特色文化為背景,在帽塘雞社片打造了具有鄉村風格、藝術氣息的藝術小鎮……【詳細】
40個“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亮相
9月14日,以“壯美鄉村 共創未來”為主題的“2022年鄉村振興論壇·廣西”在南寧舉行,現場發布了40個“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詳細】
專題:“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
在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農村工作(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直接指導下,由廣西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具體組織開展,從全區鄉村振興改革集成試點村中篩選出40個“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在“2022年鄉村振興論壇·廣西”上發布推介,旨在為廣西乃至全國各地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借鑒參考……【詳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