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原創新聞

“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系列雲訪談

防城港市副市長羅真:抓好“六個一”特色產業 打造國家級漁港經濟區

2022年11月30日16:45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廣西聚焦“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高質量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八桂大地上一大批凝聚改革集成成果的鄉村振興特色案例脫穎而出,成為“凝心聚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的鄉村振興生動實踐。

在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農村工作(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直接指導下,由廣西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具體組織開展,從全區鄉村振興改革集成試點村中篩選出40個“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2022年9月14日—15日,以“壯美鄉村 共創未來”為主題的“2022年鄉村振興論壇·廣西”活動在南寧舉辦,論壇上對“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發布推介。

為生動展現廣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舉措、新亮點、新成績,傳遞“壯美廣西·鄉村振興”的新風採,人民網特別推出“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系列雲訪談活動,敬請關注。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關注人民網嘉賓訪談。我是主持人郭振乾,廣西聚焦“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高質量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邊疆民族地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在八桂大地上一大批凝聚改革集成成果的鄉村振興特色案例脫穎而出。今天我們採訪到了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羅真,首先請他談一下獲得“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的感受。

羅真: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2021年防城港市共獲評4個自治區鄉村振興改革集成試點村,其中東興市東興鎮竹山村、防城區那梭鎮平木村獲評“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自2018年以來,防城港市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針,以農業工業化、農村產業化、農民市民化為目標,充分發揮防城港海邊山優勢,持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走出一條具有防城港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竹山村、平木村各具特色,是防城港特色鄉村振興之路的縮影,此次獲評“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是自治區對防城港市鄉村振興工作的肯定與支持,更加堅定了走防城港特色鄉村振興之路的信心。

平木村航拍圖。

主持人:羅副市長,防城港是如何打造“壯美廣西·鄉村振興”示范點的?特別是在產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方面,有什麼創新舉措和做法?

羅真:一是壓實責任。今年防城港市創新制定印發了《防城港市鄉鎮(街道)鄉村振興重點工作考核辦法(試行)》,明確獎懲措施,對“優秀”等次的鄉鎮(街道)黨政主要領導,優先予以提拔、進一步使用或者晉升職級,“較差”等次的鄉鎮(街道)黨政主要領導予以調整,對“優秀”等次的鄉鎮(街道),每年從市本級財政給予每個鄉鎮(街道)150萬元資金獎勵,並在專項資金分配、項目安排、政策優惠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充分激發和調動鄉鎮(街道)積極性,進一步壓實責任,推動鄉村振興終端見效。

二是抓好鄉村建設。積極整合各級財政資金和項目,每年選擇4—5個設施基礎條件較好,群眾參與度較高的村(屯)重點打造鄉村振興示范點,以點帶面,逐步鋪開。進一步強化鄉村規劃建設,重點打造港口區濱海鄉村風貌示范帶、防城區一江兩岸示范帶。持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

三是抓好鄉村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示范點打造產業是關鍵,大力發展防城港“六個一”特色優勢產業,重點抓好海洋漁業、桑蠶、牛、肉桂八角加工、金花茶、香糯等產業。強化示范引領,推動港口區鑫潤公司南美白對蝦養殖基地、防城區藍灣公司三倍體養殖基地、上思縣深圳同益新公司桑蠶種養基地等一批種養示范基地建設。

四是抓好鄉村治理。聚焦構建邊海鄉村“黨建大格局”,全面落實“黨建+網格+大數據”防控模式,推動縣、鄉、村、網格“四級書記”抓鄉村治理﹔聚焦發揮邊海鄉村“網格大效能”,創新推行“基層黨建+社區(村屯)警務+網格化綜合治理”基層社會治理模式,推動“三官一律進網格”、“三進六訪”、實施“一把手”工程,明確網格員“三清四明一不”工作職責﹔聚焦筑牢邊海鄉村“安全大防線”,持續開展專項行動,嚴打邊海鄉村走私、“三非”,強化農村矛盾化解,夯實邊海鄉村智治支撐。

竹山委航拍圖。

竹山村航拍圖。

主持人:下一步,防城港市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中,有哪些工作計劃?

羅真:一是發展產業促增收。持續抓好防城港“六個一”特色優勢產業,重點打造國家級漁港經濟區。進一步強化龍頭帶動,依托深圳同益新、廣東海大、皇氏乳業、鑫潤等龍頭企業,採取“平台公司+龍頭企業+種養基地+合作社(農戶)”的合作模式,鼓勵引導農民參與農業生產經營,實現穩定增收。

二是鞏固成果防返貧。加強防返貧監測,做到應納盡納。多措並舉,促進增收,推進“產業車間進鄉村”建設,促進農民就近就地就業。落實政策,強化保障,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

三是加快建設優環境。扎實開展鄉村建設行動,有序推進農村廁所革命,保持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6%以上。持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高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到2025年,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40%。加強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保持全市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對自然村(屯)覆蓋率達100%。開展鄉村規劃編制行動,到2023年,實現村庄規劃全覆蓋。

四是加強治理促文明。持續推行“基層黨建+社區(村屯)警務+網格化綜合治理”基層社會治理模式。加快構建縣鄉村三級農村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建立健全農村地區掃黑除惡常態化機制,切實維護農村社會平安穩定。加快推廣運用“積分制”“清單制”等治理方式,著力解決村級組織負擔重、運行不規范等問題。持續深入加強農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著力提升文明村鎮創建水平,深入推進農村移風易俗。

相關鏈接:

案例推介:防城港市防城區那梭鎮平木村

平木村圍繞大南山美麗鄉村示范帶建設總體思路和鄉村振興改革集成試點村建設要求,突出規劃引領、改革集成、要素保障,深化農業農村綜合改革和集成創新,推動“小農村”與“大市場”連接……【詳細】

案例推介:防城港市東興市東興鎮竹山村

竹山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淺海養殖、鄉村旅游為主要產業,202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4200元。近年來,竹山村先后獲得中國最美休閑鄉村、全國鄉村旅游模范村……【詳細】

40個“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亮相

9月14日,以“壯美鄉村 共創未來”為主題的“2022年鄉村振興論壇·廣西”在南寧舉行,現場發布了40個“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詳細】

專題:“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2022

在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農村工作(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直接指導下,由廣西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具體組織開展,從全區鄉村振興改革集成試點村中篩選出40個“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在“2022年鄉村振興論壇·廣西”上發布推介,旨在為廣西乃至全國各地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借鑒參考……【詳細】

(責編:彭遠賀、葉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