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系列雲訪談
河池市宜州區區長戚嘯:努力實現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的目標

近年來,廣西聚焦“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高質量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八桂大地上一大批凝聚改革集成成果的鄉村振興特色案例脫穎而出,成為“凝心聚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的鄉村振興生動實踐。
在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農村工作(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直接指導下,由廣西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具體組織開展,從全區鄉村振興改革集成試點村中篩選出40個“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2022年9月14日—15日,以“壯美鄉村 共創未來”為主題的“2022年鄉村振興論壇·廣西”活動在南寧舉辦,論壇上對“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發布推介。
為生動展現廣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舉措、新亮點、新成績,傳遞“壯美廣西·鄉村振興”的新風採,人民網特別推出“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系列雲訪談活動,敬請關注。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關注人民網嘉賓訪談。我是主持人郭振乾,廣西聚焦“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高質量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邊疆民族地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在八桂大地上一大批凝聚改革集成成果的鄉村振興特色案例脫穎而出。今天我們採訪到了河池市宜州區區長戚嘯,請他談一談獲得“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的感受?
戚嘯:德勝鎮上坪村是全國桑蠶“一村一品”示范村和全國桑蠶“三品一標”基地,也是廣西五星級特色農業示范區——劉三姐桑蠶高效生態產業(核心)示范區的核心區。此次上坪村獲評為“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是自治區對宜州工作的充分肯定,為下一步宜州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激發農村發展活力,提供了成功樣板,我們將以此為契機,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努力實現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的目標。
上坪村全景圖。
主持人:請立足本職工作,談一談宜州區是如何打造“壯美廣西·鄉村振興”示范點的?特別是在切實維護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脫貧地區幫扶政策落地見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方面,有什麼創新舉措和做法?
戚嘯:宜州區委、區政府嚴格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標要求,以列為自治區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為契機,著力在塑造鄉村“形、實、魂”上下功夫,全力打造“壯美廣西·鄉村振興”示范點。主要做法有:一是壯大主導產業,促進三產融合發展。因地制宜、統籌謀劃,重點打造桑海絲源田園綜合體,建設桑蠶產業核心示范區、鄉村休閑旅游觀光帶、生態休閑康養區、鄉村休閑旅游區“一核一帶兩區”,實施低產桑園改造、全齡人工飼料養蠶示范、規模化標准化養蠶示范等,促進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發展,打造推進鄉村振興宜州樣板。目前宜州桑園面積、蠶繭產量連續17年保持全國縣域第一。二是提升鄉村風貌,促進生態宜居。高標准推進“多規合一”實用性村庄規劃編制,深入實施鄉村風貌提升五年行動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年行動,開展“三清三拆”,完善“三微”“四化”“五網”“六改”設施建設,打造干淨、整潔、有序、通透的村庄環境,實行垃圾“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模式,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8%以上。三是夯實基層基礎,促進治理有效。搭建“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強化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不斷凝聚鄉村建設的強大能力。實施宜州首創的基層黨組織“堡壘指數”和農村黨員“先鋒指數”考評管理辦法,有效將黨管農村工作原則貫穿於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全過程。推行“鄉賢參與”機制,成立鄉賢評理堂,發揮“屯級理事會”主導作用、“一約六會”輔助作用、“權力清單”監督作用,引導村(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等多主體參與基層治理,促進鄉風文明、治理有效。
位於上坪村劉三姐桑蠶產業(核心)示范區內的劉三姐絲綢文化展示中心。
主持人:下一步,宜州區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中,有哪些工作計劃?
戚嘯:下一步,宜州區將繼續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以列為自治區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為契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一是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用足用好脫貧攻堅五年“過渡期”政策,保持現有幫扶政策、資金支持、幫扶力量總體穩定,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落實好產業扶持、就業扶持、教育保障、醫療保障、社會保障等綜合性措施,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二是全面推進鄉村建設。緊扣“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體目標,著力在塑造鄉村“形、實、魂”上持續發力,聚焦鄉村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文化培育、鄉村人才培養、基層組織建設等方面,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不斷增強農村發展活力,持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三是加快現代農業提質增效。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守永久基本農田紅線,穩住糧食產量。實施特色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建設五年行動,推進桑蠶、糖料蔗、油茶等特色種植和肉牛羊、水產品規模化、標准化養殖。加快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和生態特色食品產業,實施現代特色農業品種品質品牌提升行動,打造出一批知名度高、競爭力強的優質特色農產品品牌、企業品牌和區域公用品牌。
相關鏈接:
案例推介:河池市宜州區德勝鎮上坪村
這裡是聞名區內外的桑蠶村,片片桑葉承載著振興夢,小小蠶繭織就著幸福錦。她以傳統文化為魂,以美麗田園為韻,以特色桑蠶為業,正徐徐書寫著基礎設施健全、產業發展迅猛、文化沁潤人心的壯美鄉村建設新篇章……【詳細】
專題:“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2022
在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農村工作(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直接指導下,由廣西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具體組織開展,從全區鄉村振興改革集成試點村中篩選出40個“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在“2022年鄉村振興論壇·廣西”上發布推介,旨在為廣西乃至全國各地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借鑒參考……【詳細】
“2022年鄉村振興論壇·廣西”在南寧舉行
9月14日上午,“2022年鄉村振興論壇·廣西”在南寧市舉行。來自國家和部分省市農業農村部門領導、“三農”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龍頭企業代表齊聚一堂,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探索新時代鄉村振興發展路徑,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凝智聚能……【詳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