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發展有機蘑菇種植 走好鄉村振興道路

“我們基地近10萬棒有機香菇日產鮮菇最多可達1噸,預計總產量120噸,總產值超300萬元。”12月13日,在昭平縣昭平鎮馬聖村廣西昭平縣十裡故園食用菌種植示范基地,負責人邱民興說。12月初,基地和廣東肇慶市相關企業簽訂了產銷合同,深圳相關企業經過實地考察后也達成了合作意向。他坦言,基地今年的產量隻能滿足相關企業提出訂單需求的30%左右。
“冬天茶葉進入休眠期,我們就到基地幫忙採蘑菇,到蘑菇採摘期結果,我們就可以回自家的茶園採摘春茶了。”在基地裡幫忙採摘蘑菇的李大媽指著蘑菇大棚說。這一大片空地往年在冬天裡是閑置的,現在租給基地種植蘑菇,每畝能收入1200元外,還解決了附近群眾冬天務工的問題,每年能多收入5000元。
基地蘑菇採摘完成后,邱民興忙著把蘑菇運回位於昭平鎮移民搬遷小區的烤房對鮮菇進行進一步加工、烘干。還沒卸車,就有10多個移民搬遷小區的大爺、大媽過來幫忙分撿、切菌。一個大媽說,他們來這裡幫忙,半天不到的功夫就有50元上下的收入,很多閑不住的老年人結伴來這裡幫忙,不僅能解悶,還能掙些錢補貼家用,真希望有多一些這樣的工廠。
昭平縣歷來就有種植蘑菇的傳統,近些年來,全縣從事蘑菇種植的群眾有近1000人,有些鄉鎮還建設了蘑菇菌棒工廠,專門負責為種植戶提供各種蘑菇菌棒,蘑菇產業逐步發展壯大越來。
種植蘑菇應該是條不錯的路子。2019年,邱民興認准了發展目標,並外出考察學習新型蘑菇種植技術。為了驗証種植技術的可行性,他於是在家鄉五將鎮良風村租了5畝土地,引進經濟價值比較高的有機香菇進行種植,頭年種植不僅獲得成功,也讓他更加精准的掌握了香菇種植技術。
2020年,邱民興看到五將鎮四溢香菇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的大球蓋菇被中航集團選為工會採購特產,年收入50多萬元,他認為,蘑菇種植的春天應該到來了。為了檢測有機蘑菇的安全可靠性,邱民興把基地生產的香菇送到權威部門檢測,最終有機香菇獲得了種植食用菌有機產品認証,更加堅定了他種植有機蘑菇的決心。
“香菇素有‘山珍’美稱,我們基地生產的有機香菇質量和口味都接近在自然條件下生產的野生香菇,跟野生香菇相比,人工種植的有機香菇質量更加可控。”邱民興說。為了滿足市場需要,在蘑菇種植基地,他還種植了赤鬆茸菌,進一步豐富蘑菇品種。
對於未來基地的發展,邱民興表示,他將繼續整合資金擴大基地生產規模,並與鄉村旅游做好銜接,發展游客到園自主參觀、游玩、採摘、品嘗等工作,走好三產融合發展之路。
昭平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森林覆蓋率達87.6%,排在全國、全區前列,縣境內全流域的河流水質均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Ⅱ類以上。近年來,昭平縣堅持生態立縣的發展戰略,大力發展生態經濟。目前,茶產業解決了10萬人的就業、水果產業解決了8000多人就業、中草藥產業解決了5000人就業、健康飲用水產業解決了3000人就業……未來,蘑菇產業將讓更多昭平人民從綠水青山的“顏值”向金山銀山的“價值”轉變中受益。(左德強)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