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要聞

港口區: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放光彩

2021年12月09日13:05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防城港市港口區常住人口有24.46萬人,有壯、瑤、京等28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3.01萬人,佔總人口的20.42%。2021年以來,港口區以務實發展,改善民生,著力增進人民福祉為抓手,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實現共同繁榮發展。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有序推進

今年以來,港口區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豐富多彩。港口區深入廣泛開展民族團結創建活動進機關(單位)、鄉鎮(村)、企業(園區)、街道(社區)、學校、宗教活動場所、軍(警)營、景區等“八進”,使創建工作覆蓋到各個領域、各個方面。推薦光坡鎮等10個單位參評第三批市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單位),推薦港口區、區稅務局等4個單位參評第五批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單位)。今年先后組織學習考察組赴全國民族團結示范點防城區灘散小學、富川縣的全國民族團結模范集體福利鎮浮田村、柳州和南寧進行考察學習,學習他們的先進工作經驗,結合港口區的實際,抓好創建示范點建設。加強少數民族干部隊伍建設。在廣西民族大學舉辦少數民族干部專題培訓班,進一步強化少數民族干部隊伍理想信念,切實提升少數民族干部的綜合素質。

穩步推進民族團結社會治理工作。港口區全面落實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使少數民族各項合法權益充分得到保障,今年共為17名符合條件的公民初審了民族成份變更。依托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站,進一步搭建形式多樣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建立公安、民宗等多部門參與的矛盾協調處理聯動機制,統籌協調推進民族團結。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今年以來,港口區利用中央和自治區下達的少數民族發展資金121萬元實施光坡鎮2個灌溉渠道工程和企沙鎮山新村亮化工程,解決群眾灌溉和出行亮化等問題,惠及群眾2698人。

匯聚民族團結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緊緊圍繞各族群眾團結和睦,共同發展和過上幸福美好生活的目標,港口區匯聚民族團結力量大力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一是大力實施鄉村風貌提升工程。推進山新、紅沙等示范鄉村入村大門、村道硬化、房屋立面改造、古街步道、路燈亮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極具民族特色的鄉村同心文化廣場和文化長廊,制作精美、通俗易懂的牆體彩繪和景觀宣傳欄(牌),大力培育民族團結和文明新風尚。2021年以來,開展鄉村環境衛生治理等各類志願服務活動40多場次,志願者參與人數達1000余人次,鄉村居住環境日益優化﹔二是開展輿論引導,營造民族團結和諧氛圍。整合文化陣地資源,組建文化志願服務隊,開展理論宣講、文化文藝演出,積極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民族團結思想等內容,不斷豐富鄉村各族群眾的文化生活﹔三是聚焦富民強村,不斷壯大產業發展。大力發展紅衣花生、紅香薯、海紅米、大蚝、對蝦、光坡雞等特色種養殖業,探索“企業+村集體+合作社+農戶+旅游”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濱海鄉村旅游,各村集體經濟和各族群眾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幸福感不斷增強。

創民族文化地方特色品牌

港口區把弘揚本地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全過程,引領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用文化的力量浸潤人心、引領風尚。深入挖掘疍家文化等古老漁港文化內涵,舉辦疍家婚禮,開展捉子、滾鐵環、跳大海、跳繩、板鞋等民間傳統民俗游戲,讓當地各族群眾和游客一起親身體會到“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深厚情誼。舉辦一年一度的“三月三”、祭海儀式、搖艇仔比賽等傳統演出活動,配合市舉辦開海節等民族傳統特色活動,切實增強各族群眾與廣大游客民族團結意識,進一步傳承非遺文化、展示民俗文化,賡續民族團結根脈,夯實民族團結和諧的群眾思想基礎。(朱健、李林霞)

(責編:周雨樂、葉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