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劍(左)到脫貧戶養殖場了解生產情況。覃捷攝
李文劍(右)到貧困學生家中做家長的思想教育工作。受訪者供圖
黝黑的皮膚,清瘦的身材,燦爛而親切的笑容……在貧困學生的眼裡,他是和藹且可親的老師﹔在貧困戶眼裡,他是值得信賴的知心大哥﹔在村干部眼裡,他是村裡的“百事通”“熱心人”。在村裡,大家都會尊重地稱呼他為“李老師”。他就是南寧市邕寧區教育局派駐邕寧區那樓鎮中山村駐村扶貧工作隊員李文劍。
他是扶貧路上的老師,引領群眾攻堅脫貧
現年55歲的李文劍,是一個擁有33年教齡的老教師了,教過小學,也教過初中,還任過中學校長。幾年前,已是高級職稱教師的他轉為行政崗位,2017年12月,他主動請纓到基層一線成為了一名駐村扶貧工作隊員,開啟了他的“教育扶貧”之路。
2019年初,村裡一些貧困戶住房條件未達標,不能脫貧,但動員其建新房時,某些貧困戶又以沒有好日子為理由而拒絕建房或推遲建房,這讓李文劍犯了難。怎麼辦?“貧困戶信風水,那我就將計就計。”李文劍說道。貧困戶梁能安的母親賴桂蘭,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她一直堅持要等到農歷10月15日(陽歷11月11日)才能動土建房,如果按照這樣的時間節點,他們家2019年無法脫貧。經過李文劍的一番勸導和分析,梁能安母親終於同意提前進行危改工作,她說:“李老師啊,由你們村委定日子,你們說什麼時候得都可以。”當年9月,梁能安一家搬進了新居,當年順利脫貧。
2019年,李文劍通過努力,動員了3戶貧困戶建起了安全的住房,全部得以順利脫貧。兩年的駐村工作,李文劍的駐村工作日記寫了一本又一本,像一個老師在備課,更像一個學生在學習。
他是貧困學生的老師 用心用愛控輟保學
作為一名教師,李文劍不僅知道教育對一個學生的重要性,多年的從教經驗讓他十分了解學生內心的想法,讓他在控輟保學工作中更加得心應手。
脫貧戶賴裕創(化名)2019年上半年上初中二年級,因其是單親家庭,一直跟著父親生活,自幼缺乏母愛的他有些自卑,內向,不善於表達。在學校也受到同學的排斥,導致其2019年上半年經常不按時到學校上學,學校的老師和鎮上的干部先后兩次到其家裡勸其回學校上學,每次他都是躺在床上背對著來勸返的人,無動於衷。一天早晨,李文劍和村支書賴有培來到賴裕創的家中。“把衣服穿起來,老師帶你去學校。”得知是李文劍來了,賴裕創馬上就從床上爬了起來,賴裕創說:“李老師,他們說的道理我都懂,但是你來了,我才放心。”原來,這兩年來,李文劍都非常關心賴裕創一家,經常為他送去一些書籍和文具,跟賴裕創敞開心扉,講述自己讀書時候的一些故事,賴裕創的父親也經常在他面前提起李老師對家裡的幫扶。在勸返之后,李文劍也與其班主任通了電話,告訴班主任其家庭情況,調整教育方式,多些人文關懷,讓他順利完成學業。
在李文劍及村委的努力下,2019年,中山村義務教育段適齡兒童少年共有49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40人,不僅沒有一個貧困學生因貧輟學,而且全村沒有一個適齡兒童輟學。
他是貧困群眾的老師 幫助他們家庭和睦
“李老師”不僅對貧困學生進行教育,對貧困戶的教育也是有自己獨有的方法。幾年的駐村工作讓村民對李文劍非常的信任,無論大小事,都喜歡找李文劍幫忙解決,而李文劍對村民的求助也是來者不拒。
今年5月,脫貧戶梁國金(化名)的妻子找到了李文劍訴苦,梁國金一家有5口人,妻子與兩個孩子,還有癱瘓多年的母親。梁國金為了生計外出務工,妻子則在家照顧老人和孩子,因為外出務工時間長,妻子總是擔心梁國金在外面有人,而梁國金則覺得妻子無理取鬧,對母親的照顧不夠細致,兩人因此常常吵得不可開交。清官難斷家務事,一時間也讓李文劍很為難。每隔一段時間,李文劍都會分別找兩夫妻談心,李文劍開導梁國金的妻子:“把愛人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去關心、愛護、包容,這樣再冷的心也會被捂熱……你的丈夫是愛家和愛你的,隻不過他不善於表達而已。”李文劍還講述了自己與妻子在生活中的一些矛盾是如何解決的。李文劍又找到梁國金說:“妻子在家照顧老人和孩子都不容易,你也要理解女人的想法,一個家庭,必須有一個人多付出、多包容、多謙讓,這樣家庭才能談得上和睦……”李文劍不僅僅是在言語上對夫妻倆進行開導,李文劍通過和村委反映了梁國金一家的情況,也為梁國金提出了解決方案,在村裡為梁國金提供了一個公益性崗位,每月有900元的收入,又可以讓其在家照顧癱瘓的母親和年幼的孩子,兼顧農活,其妻子每日往返蒲廟鎮做園藝工人,每日的收入也有100多元。家裡的矛盾圓滿地解決了,夫妻倆都對李文劍充滿了感激。
李文劍說:“家庭就像是社會的一個細胞,隻有每個家庭都和諧了,社會才會更加和諧。”雖然看似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這些無不彰顯著群眾對李文劍的信任。
兩年的駐村扶貧工作,讓李文劍獲得了不少的榮譽。但李文劍只是謙虛地說:“工作一件一件落實,不要貪多圖快,我隻不過把每一件事扎扎實實的做好而已。”(覃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