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泉溪流间挖掘富民兴村之路
——探访桂平市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基地
人民网桂平6月2日电 走进广西桂平市垌心乡督的村,四面群山环抱,一阵阵清新的山村气息扑面而来,村道旁边溪流潺潺,溪涧横隔着一道道水坝,溪水从水坝上奔流而下,形成一层层小瀑布,青山、溪流、瀑布与错落有致的民房相映生辉,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在督的村中村屯,一排排硕大的蓝色圆池井然有序地排列在溪流两旁,场面壮观,引人注目,圆池里的鱼结群游动,这里就是桂平市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基地——桂平市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示范基地。
柔和的阳光洒落在基地上,基地负责人陈辉与工人们正在给池里的鱼投食、供氧、推水,忙得不亦乐乎。“旁边是溪流水坝,山泉水可以直接注进鱼池里,每个圆池配备有8个供养管,2个推水器,排泄物和食物残余被不断推送到集污区,圆池里的水24小时循环流动,鱼在不停地运动,十分活跃。”陈辉说,今年3月开始投放第一批鱼苗,共440万尾,主要是养禾花鲤和鲈鱼,禾花鲤4个月就可以养成商品鱼出售,一年可以养三批,鲈鱼则要养8个月才能出售。一个圆池可养殖8000斤成品鱼,按目前的市场价格,预计今年生产成品鱼700吨左右,产值约2000万元,利润在200万元左右。
据介绍,该基地由桂平市垌心乡星辉种养专业合作社筹资、建设和经营,总投资约600万元,其中争取财政专项扶持经费200万元。于2021年开始建设,当年12月建成并验收通过,共建成陆基圆池200个及供氧、推水、排水、污水处理等系统设施,每个圆池直径10米、深度2.2米,总占地面积30多亩。
桂平市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人员陈寿福介绍,这是一种新型高效、环保水产养殖模式,它最大的优势和特点是占地面积小,产量高,空间利用率大,不受地形地势影响,一个圆池养的鱼相当于2.5亩传统鱼塘的产量;节省劳动力,降低养殖成本,这里200个鱼池,只需要四、五个人就可以管理、护理好;同时,采用微滤机+“三池两坝”养殖尾水处理技术模式,基本实现养殖尾水“零排放”,既能确保鱼的产量和质量,又能保护环境,满足市场对优质鱼产品的需求。目前,这种新型养殖模式正在全市推广。
在距离圆池基地不远处的一个人工湖里,拼列着十条“跑道式”鱼槽,五、六名村民正在捕鱼。据陈辉说:“这也是我们基地的‘跑道式’养鱼项目,2015年建成并开始运营。现在捕捞的这条鱼道,大概有4万斤成品鱼,价格比普通鱼塘养的鱼每斤要高3元左右,主要销往广西和贵州、重庆等地,产品供不应求,预计今年的产值约在400万元左右。”
当谈及这些项目为当地村民带来什么收益时,捕捞工作刚结束的村民黄东寿笑着说:“我是村里的脱贫户,2015年用1.5亩土地入股,成为基地的股东,每年可以分到3万元入股红利,加上在这里打工,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一年下来,我的收入有7万多元,我还种有10多亩葡萄,现在我们家的生活基本不用愁了。”
据了解,在该基地,像黄东寿这样以土地方式入股成为股东的脱贫户还有4户。
陈辉说:“他们出土地,我们出资金和管理,除了年终分红,他们在基地里打工,每个月还拿到3000—3500元工资。同时,村里也注资入股,每年可分得3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项目租用的土地有20%来自村里的脱贫户,每亩年租金800元,现在有8名脱贫户这里务工,合作社每年支付入股分红和民工工资约50万元。”
桂平市垌心乡地处大瑶山脉,境内溪流密布、山泉常流,垌心河横贯境内,水资源十分丰富,淡水鱼养殖业是垌心乡的一项传统养殖业。
俗语说,山为贵,水为财,善用水者得财。近年来,垌心乡党委、政府精心经营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挖掘、利用好大自然赋予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注力将境内丰富的水资源转化为富民兴村的强劲动力,大力发展新型水产养殖业。在巩固传统养殖业的同时,不断创新养殖模式,因地制宜,盘活闲置的土地,通过土地流转,解决项目用地,成功培育、发展了“跑道式”养鱼和“陆基圆池”养殖新模式,破解了“找不到鱼塘养鱼”的难题,实现了“小空间”发展“大产业”。同时,通过党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为该市水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产业振兴提供了样板。
“好山好水孕育好产业,把‘垌心河’变成‘致富河’,实现富民兴村,是垌心乡党委、政府的决策和目标。目前,全乡水产业养殖面积共600多亩,年产值约2000多万元。”垌心乡党委书记黄秋慧说,下一步,在巩固传统水产养殖的同时,加大新型高效、绿色环保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力度,让更多的农民、脱贫户参与其中,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产业保障。(王勇、杨一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