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原创新闻

三十载护理之路 患者认可是她前进的动力

——记2022年中华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黄沂

2022年05月30日11:15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一顶燕帽,一身白衣,一颗仁心,择一事,终一生。

三十载辛勤耕耘,从一名普通护士成长为医院护理部主任、中医护理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每一次进步都是她对护理事业的执着与坚守;三十载孜孜追求,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编写著作和教材,先后获得多项科技奖项,2022年获得中华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每一项成就都凝聚了她的智慧和汗水。

她,就是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黄沂。

一路上,黄沂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切切实实解决病人的问题而努力。正如南丁格尔誓言里那句掷地有声的承诺——“终身纯洁,忠贞职守,务谋病者之福利”。

图为黄沂。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白衣天使:以专业与温暖服务每一位病患

1992年夏天,黄沂成为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消化内科的一名护士。回忆最初的自己,她坦言彼时内心尚未萌发远大的理想,不过是遵循家中长辈的期盼,谋求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已。

此后,黄沂又经历了与时间赛跑的急诊科、“与死神较量”的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较多的心血管呼吸内科。每一次紧急呼叫、黄金救援,每一位前辈的言传身教,让如同幼苗的她在沃土中茁壮成长。她感激地说:“带班老师、科室护士长教会了我什么是效率和品质、善良和包容、敬业和奉献。”

黄沂曾抢救过一位心梗的患者,当时对方病情非常严重,两次心跳停止,因为抢救及时都复苏成功了。没想到的是,两年后的某一天,她在街头听到有人兴奋地喊她——“护士长”,转头一看是一张熟悉的面庞,这人竟是已然痊愈了的患者。

这场偶遇让黄沂内心的欣喜难以言表:“一是为患者的康复感到高兴,二是为我们的救治能力感到自豪。”她深切明白,得到患者的认可、被患者记住的能量会成为自己前进的源动力。

对护理部副主任苏宇虹而言,黄沂是她的良师益友。2007年秋,她轮转到最忙的科室——心血管呼吸内科,随后又到了急诊科。“当时黄沂是一名专业技术精湛,业务能力强,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护士长。”苏宇虹回忆起急诊的日夜,面对多个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是黄沂冲锋在前,与他们并肩作战,这也成为苏宇虹建立职业归属感和成就感的起点。

黄沂(左二)到科室指导护理工作。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2018年,黄沂正式担任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护理教研室主任,她又把这份与病人建立温暖连接的职业理念传递给整个护理团队。注重患者的就医体验,是一家医院提高软实力的关键所在。作为护理团队的领头人,黄沂深耕护理内涵,实施“三心护理”温润患者心脾、“感动护理”强化护士主动服务意识。

“三心”即仁心、慧心、诚心,源自于“仁和精诚”的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医者仁心是基础,解决问题需要的是智慧,而以诚待人是与患者的相处之道。”黄沂认为,在服务上,通过一声问候语、一把爱心椅、一杯暖心茶 ,护理人员应当给予患者家的温暖。

“感动护理”则以“始于满意,基于专业,终于感动”为准则,各项服务措施既结合中医特色文化,更体现了专科护理的内涵。元宵包汤圆、端午做香囊、中秋扎灯笼、重阳节敬老等活动,让患者感受到浓浓的关爱。“常能听到‘这姑娘像我的孩子、孙女’的夸赞,这带给我们的是被肯定、被需要的感觉。”黄沂说。

最美逆行者:闻令而动阻击疫情 筑牢安全屏障

在疫情大考前,护理团队闻令而动,迸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让黄沂引以为傲。

2020年初,在医院党委发出驰援湖北的号召时,黄沂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接近30年的职业生涯告诉她,这是义不容辞的使命。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坚守广西大本营,守好本土第一道关卡,更是身为护理部主任必须肩负的重任。送别奔赴湖北抗疫前线的护理人员后,黄沂带领团队及时制定各项制度、流程,不断完善各岗位职责,合理调配人力确保防疫工作有序开展。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黄沂团队把“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各项措施落实落细,筑牢疫情防控的屏障;形成快速反应的调集机制,组建大规模核酸护理采样队,编写《大规模核酸采样工作方案》《核酸采样手册》等。

“面对各类紧急的疫情防控任务,我们不断制定和完善紧急调配预案,包括人力和物资调配、工作流程和内容等。每一次,大家都及时回应、分工有序、全力协作,很好地完成了任务。”黄沂动容地说。

2022年大年初五晚上10点,黄沂再一次接到上级通知:立即组建200人的核酸采样队支援百色并连夜出发。不到两小时,一支精干的护理队伍迅速集结、待命出发。

凌晨4点,南宁的冬夜寒风冷雨,护士们从四面八方赶到集合地,一个个拖着行李箱在雨中奔走的身影如同汇聚而来的暖流。看着一个个熟悉的身影,黄沂的内心炙热滚烫,眼底泛起泪光,“所有人奔赴同一个目标,为了相同的使命,那一刻我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希望和磅礴的力量。”

这种希望来自职业、来自责任,更来自未知回报便已舍身投入的纯粹。疫情之下,外出支援的护理队伍组建了多次,从湖北到上海,从东兴到百色,启程的航班和大巴里装满了白衣天使的赤子之心。黄沂常问:“有什么困难吗?我来想办法解决。”可是得到回复大多都是“我们很好,请放心”。

李依垚是仙葫院区急诊科的一名护士,也是援沪医疗团队的一员。“出发时,黄沂主任站在停机坪随着飞机滑行的方向一路目送我们,那是一种像妈妈一样的爱,像家人一样的依靠。”她说。

每每驻足送别,黄沂都在思考:“他们给予我的实在太多,而我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只有更加努力地带好团队,才不会辜负他们的付出。

学科带头人:与时俱进求创新 抓稳机遇谋发展

在护理部干事蒋菲菲眼里,黄沂具有改革创新意识,在重大问题上立场坚定。作风硬朗,要求严格,善于抓大事,谋长远,尤其在学科专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效显著。

“医院真正的硬实力肯定是诊疗效果。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病人下了手术台,观察管道、伤口、生命体征等等情况,都是护士该做的事情。”黄沂介绍,护理工作的早期阶段依赖经验分析,而现在应用各类系统工具能使管理更加科学精准。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护理团队创新护理管理模式,从终末质量控制到过程质量控制,从经验分析到运用5W1H、FMEA、PDCA等各类工具科学评价,借助不断优化的智慧医疗系统,实现了压疮、跌倒、血栓等护理风险的评估、预警、上报和监控,以及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的集成、提取和线下护理质量的督导和追踪。

黄沂(左二)在病区查看病人情况。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黄沂格外重视人才队伍培养,强调“术有专项、业有专攻”,组建医院护理人才库,启动人才培养“135”工程补齐短板。近三年有在读博士2人,考取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并入学在读15人,人才梯队形成了“从0到1”的突破和“从1到N”的拓展。

在黄沂的引领下,护理团队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和护理技术革新,荣获多项科学技术奖。2021年,黄沂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立项,实现了医院护理学科“零”的突破。

“社会和科学一直在发展进步,只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掌握最新的学科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黄沂表示,一直以来,医院都非常支持护士外出进修、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每年外送学习的护士人数居广西同级医疗机构前列。

2022年5月12日上午,中医护理门诊在仙葫院区正式开诊,由具有深厚中医护理专业知识技能和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专科护士坐诊,以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治疗为主。这也是护理专科人才培养的成果之一,更是医院中医护理发展道路中的一大跨步,对弘扬中医护理特色,推广中医护理技术,提升医院中医特色服务水平具有里程碑意义。

护理部成员合影。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黄沂心怀感激:“一路走来,我得到了太多成长的机会。所有成绩的取得都源自于团队的力量,各级领导的鼓励和支持,科室同事们的高效履职,全院护理人员的携手齐心。”

立足于新机遇、新格局,根植于前辈师长辛勤耕耘的广中医沃土,黄沂将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为己任,带领团队在学科建设、专科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标准化体系构建等方面快马加鞭,抓牢机遇乘势而上。

同时,积极探索中医护理学科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思路和措施,建立健全学科发展管理体系和创新机制,进一步构建人才的培养、实践模式,形成重点专科明确的发展定位和研究方向,不断推动护理学科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中医特色的护理服务,成为百姓健康的守护者,为健康中国、全民健康贡献力量。(覃心 陆彬彬 黄梦瑶) 

(责编:覃心、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