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广西政法

罗城法院“六重六强化” 持续推进为民办实事活动

2022年05月06日09:06 |
小字号

近年来,罗城法院紧紧围绕智慧法院建设要求,不断延伸信息化触角,为法院插上“科技的翅膀”,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今年初,该院又晒出了一套“六重六强化”的组合拳,紧扣主题、精准发力,切实推进 “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

重投入,强化硬件设施。2018年以来,先后投资近5000万元,建成了内含11个审判庭9个调解室、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新审判综合楼,极大满足了各类案件的审理需求、有效地提高了案件办理效率。今年2月底,该审判综合楼正式启用以来,仅仅两个月,该院就受理了各类案件1300多件。同时,该院还投入了100多万元,对龙岸人民法庭和天河人民法庭进行改造和修缮,进一步强化了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前沿阵地,打通了为民办实事的“最后一公里”。

重平台,强化信息化应用。持续深化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增设智能导诉、自助查询、自助立案等便民终端设施,开通了12368诉讼服务热线,推行广西电子法院、广西移动微法院等“零接触”渠道网上立案,“两个一站式”建设排名全区基层法院前列。全面落实集中送达业务外包和集约化管理工作,构建以电子送达为主、直接送达为辅、邮政送达为补充、公告送达为兜底的全流程闭环送达体系,解决了诉讼文书送达耗时过长等问题。依托广西移动微法院、云间法庭和“三远一网”等平台,积极采取互联网视频方式开展在线庭审活动,确保疫情期间司法为民“不打烊”。充分利用广西移动微法院、“总对总”全国法院网络执行查控系统等信息化平台,第一时间锁定被执行人财产,让执行工作既有“力度”,又有“速度”。

重业务,强化履职能力。注重法院队伍的能力素质建设,常态化开展法官、书记员业务培训,营造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2022年开展了科技法庭庭审系统操作培训、庭审语音系统培训培训,不断提升法官、书记员运用新设备、适应新常态的履职能力。同时,强化非审判一线法官助理业务能力,通过鼓励非审判一线法官助理工作之余积极跟庭跟案,草拟裁判文书和编写案例,让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办案能力得到同步提升,为日后入额办案储备能量。

重阵地,强化文化建设。持续抓好人民法院文化阵地建设,营造崇尚学习、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将“党的宝贵历史经验”“伟大建党精神”等内容设置在一楼大厅醒目位置,潜移默化全体干警的理想信念。

重纪律,强化工作作风。结合罗城于成龙廉政品牌,在一楼大厅中央设置于成龙雕像,时刻引导干警传承“于公精神”,为民办事,清廉务实。出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法院考勤管理制度、严肃会风会纪规定、领导班子周会制度等文件,不断强化日常工作纪律,以良好工作作风推动绩效考评指标上档进位。

重民情,强化为民办实事举措。始终以为民办实事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严格落实全国法院系统开展的“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工作要求。优化诉讼服务中心窗口设置与服务,开设涉企、涉老、涉残等绿色通道,为特殊群体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开展特色普法活动,结合民族团结和一村一法官工作机制,在过民族节庆日,将法律知识传播给广大民众,不断提高群众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服务中心运行,抓住县党委政府在龙岸人民法庭建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的契机,与公安、检察、司法等部门协同配合,推动诉源治理不断取得成效,把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在基层。(韦俊霞)

来源:罗城县人民法院

(责编:陈丽冰、叶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