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与时间赛跑 加强急危重症中心建设
在临床医学上,能否为危重症患者打通生命绿色通道,并让他们从院前、接诊、会诊、检查、到治疗、手术等环节均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快速、有效的处置,是提高急危重症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据了解,近年来,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大力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以及重症医学科的建设,打通急危重症患者快速救治通道,着力提高疑难危重患者的救治能力。
为急性心梗患者进行介入手术。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供图
“对于脑卒中、急性胸痛等患者,时间就是生命,如果早干预,致残、致死的风险就会降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富学林介绍,急性胸痛是一种常见危及生命的病症,是心梗发作的标志性症状。心梗患者发病初期的90分钟救治时间尤其宝贵,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的病因作出准确的判断并实施正确的治疗,对提高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脑卒中是一组以脑组织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四高”特点,目前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专业精确识别、快速120转运、规范化快速救治,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致死率和致残率。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胸痛中心于2016年6月运行,2017年11月通过胸痛中心总部认证,并于2022年1月通过胸痛中心再认证,近几年医院收治的胸痛患者约有7000人;自2020年10月开始建设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于2021年7月顺利通过国家评审,近几年收治脑卒中患者约3000人。
同时,据富学林介绍,该院完善床位调配中心、急救转运平台等机制,秉持“全院一张床”的大局意识,启用“共享病房”,尽量缩短脑卒中、急性胸痛等急危重症患者从发病到入院的时间。
重症医学科使用ECMO辅助救治重症患者。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供图
“在院内,我们还建立、优化了急性胸痛的救治流程,从心电图诊断、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到动手术疏通闭塞的血管,我们都有严格的时间控制要求。”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主任钱宗杰介绍,该院胸痛中心通过整合多学科资源,多学科联合、协同作战,能快速完成诊断、危险评估与处理,对胸痛患者进行有效分类和治疗,降低心肌梗死发生危险或避免心肌梗死发生。
钱宗杰坦言,对于急性胸痛的救治,在院内花时间较长的是和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有些患者、家属的认识不足,认为就只是简单的胸痛而已却要急着做手术,是不是想多收费?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花较长的时间去做解释工作。”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还建设了危重孕产妇及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并于2019年获国家级母婴安全优质服务称号,为广西6家单位之一,每年接受桂北地区各县及桂林市各医院转诊的危重孕产妇达千余人次。
“危重孕产妇的救治,非常考验在突发情况下的团队应急反应能力,为此我们科室每个星期都会坚持安排模拟演练,自己设计常见危急重症剧本,交替进行角色演练,训练我们的临场应变、梳理抢救流程。从而使我们的各种应急处置形成常态化、规范化,当真正遇到这些紧急情况的时候,我们就能有条不紊,急而不乱,最大程度地提高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成功率。”该院产科副主任黄芯说。
医护人员为早产宝宝进行PICC置管术。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供图
据了解,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早在2001年便开始在广西区内开展新生儿急救转运工作,建立桂中北新生儿急救转运网络,转运范围已覆盖到桂林地区十二个县、贺州市、梧州市以及湖南省永州市部分县区;每年转运危重新生儿约250人次,转运成功率100%。
“我们成功救治的早产儿,胎龄最小的是24周多,体重最轻的是610克。其中,胎龄24周多的现在已经3岁多了,其智力发育、体格发育和正常的宝宝是一样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张华介绍,该院建立了规范的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实行风险分级管理,采用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救治多学科协作机制,对转诊的孕产妇和新生儿实行综合会诊、评估与抢救。
此外,据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荣介绍,该院在1988年就成立了重症医学科,是广西成立最早的加强监护病房(ICU),并于2011年首批通过广西重症医学认证,2014年获评选为“广西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并于2017年通过验收成为“广西临床重点专科”,2019年被评选为“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培育单位”。
“近几年,我们科室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是从院外转运过来的,而且这个情况还呈上升的趋势。”钟荣说,该科室每年收治各类急、重危住院患者1500人左右,服务半径覆盖桂中北及湖南、贵州等省邻近桂林的市、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