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要闻

贵港“学党史 办实事 促振兴”云访谈

港北区:践行初心使命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2021年12月17日15:20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近年来,贵港市坚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做好贵港市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工作,同时展现贵港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阶段性成果与亮点,人民网广西频道携手中共贵港市委宣传部,以“在希望的田野上——贵港市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媒体调研采风活动”为契机,策划推出贵港“学党史 办实事 促振兴”云访谈,充分展现贵港市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同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举措与成效。从今天起,将陆续推出5期访谈节目,解锁贵港市各地如何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乡村美、产业旺、农民富的贵港乡村振兴之路。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您正在关注到的是“在希望的田野上——贵港‘学党史 办实事 促振兴’云访谈”,我是主持人郭振乾,今天的访谈嘉宾是贵港市港北区委书记黄英梅,首先请她来谈谈港北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做法和心得。

黄英梅: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们港北区坚持以“为民办实事”为主线,创新开展“六大活动”,做足“三篇”文章,全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行、往实里走。

一是做好“学”的文章,推动入脑入心。改扩建中共广西省一大旧址等4个红色教育基地,建成全市首个城市社区党员政治生活馆,不断升级党性教育新体验。创新“流动课堂”“实景课堂”“云上课堂”“身边课堂”等4个课堂,扎实开展“感党恩 跟党走”主题六大系列活动2500多场,受众达18万人次。

二是做好“实”的文章,践行初心使命。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万名干部回故乡 带领群众建家乡”“千企联千村 共建新农村”“在职党员进社区”等活动为抓手,着力解决“七位一路一市场”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累计为群众办实事超5000件,受益人数超25万。

三是做好“宣”的文章,传颂港北声音。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采取新闻报道、言论评论、典型宣传等形式,宣传全区开展学习教育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成果。在各级媒体刊发党史学习教育新闻稿527条,各类新闻报道网络阅读量超过100多万人次。

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不仅记录着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历程和光辉业绩,还传递着奋进力量、蕴含着理性智慧、昭示着人民立场、承载着宝贵精神。在新征程上,港北区将持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党的百年历程中汲取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加快推动港北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2021年是“三农”工作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历史性转移的元年,港北区如何在积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检验工作实效,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黄英梅:今年以来,港北区将党史学习教育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重温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全区乡村风貌提升初期评估总结暨现场推进会、全区机关党建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现场推进会、全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现场会等3个自治区级现场会均在港北设立观摩点,港北区被自治区列为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县。港城街道樟村党总支部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出台《港北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方案》《港北区提升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作方案》等系列方案,不断建立健全政策规划体系,推动乡村振兴有序高效开展。

二是强化责任担当。构建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维立体”责任体系,以“1+16”(即1个指挥部+16个专责小组)的组织模式,协同推动乡村振兴。同时在区、乡、村分别建立“难点问题书记一线办”、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头雁讲堂”党建履职平台,逐级压实责任,形成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生动局面。

三是强化力量汇聚。压紧压实4852名帮扶干部“一帮一联”责任,推动帮扶成效再巩固再提升。选优配强村级“领头雁”,125个村(社区)全部实现“一肩挑”;在村级全面设立党员中心户,普遍建立党员带头下的“五支先锋队”,有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精准选派113名驻村干部到村任职,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主持人:2021年即将过去,面对崭新的一年,港北区如何锚定未来,通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提升乡村“形实魂”?

黄英梅:2022年是乡村振兴关键之年。港北区将深入推进“六联共建”的乡村振兴模式,全力打造宜商、宜业、宜居、宜游、活力的港北,进一步提升乡村“形、实、魂”。

一是责任联防,守住返贫底线。以坚持责任“四个不摘”、坚持资金项目力度不减弱、坚持返贫致贫动态监测“三坚持”为抓手,落实落细产业、金融、健康、就业等政策,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让全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二是资源联筹,打造宜商港北。大力推广村集体投入的“造血”模式、村企共筹的“补血”模式、财政扶持的“输血”模式、外部资本注入的“活血”模式等“四种模式”筹措资金,不断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三是三产联营,打造宜业港北。坚持育产业、育主体、育园区、育品牌“四育”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深化拓展“8+N”特色产业,实施桉改竹、改油茶、改中药材项目,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富硒资源,培育本土特色品牌。

四是生态联治,打造宜居港北。做好规划先行、基本整治、品质提升、土地管控“四篇文章”,深入推行“1+N”乡村振兴规划设计指导体系,按照“三微、四化、五网、六改”的工作体系,推进综合改造和品质提升,进一步把农房做精致、把环境做精美、把设施做精准、把文化做精彩、把管理做精细。

五是文旅联创,打造宜游港北。深入实施文明培育、文化惠农、文旅融合“三项工程”,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试点,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创新“全域文化+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开辟“红+绿”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旅游+特色产业”深度融合。

六是组织联建,打造活力港北。深入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六大行动”,用好用活“党建+屯级理事会”等工作机制,让党旗在第一线高高飘扬。持续深入开展“万千”活动,凝聚各方智慧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搭建各级人才港湾平台,开展乡土人才培养“集聚行动”,着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责编:陈丽冰、叶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