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原创新闻

广西钦州:上学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2021年12月14日10:15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知道陆贻集要来,村民们连夜搬空了堆积在学校里的杂物,以最快时间修好了水电设施。

陆贻集担心学校周围杂草丛生有毒蛇出没,不到第二天,村民就把周边杂草清理得干干净净。

山里买菜麻烦,陆贻集提出想自己种些青菜,村民很快在水库边帮他开垦了一小块荒地,并且把沤好的肥料挑到地里……

陆贻集是广西钦州市钦北区板城第一小学德育处副主任。今年9月,在从教的第23个年头,他主动请缨,成为了板城镇红华村委那志教学点唯一的一位教师,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教师的初心与使命——“哪里学生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

扎根只有一名学生的教学点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我们看看远处的山是什么颜色?你能听到里面流水的声音吗?”冬日的清晨,学生稚嫩的朗读,老师细心的讲解,打破了深山的寂静。

红华村委那志村全景。陆敏摄

红华村委那志村属于饮用水库库区,有户籍人口300多人,但常住人口不足100人,大多数适龄儿童跟随父母外出就读,剩下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留守儿童。

那志教学点则是板城镇最偏远的教学点之一,目前只有两名学生,一名是刚上一年级的黄世铭,另一名则是有智力障碍、原本接受送教上门服务的六年级学生。陆贻集是这里唯一的教师。

陆贻集在那志教学点给二名学生上语文课。陆敏摄

在20多年的从教生涯里,陆贻集先后在钦北区板城第二中学、钦北区大直镇中、钦北区板城镇那觅小学、钦北区板城第一小学任教。今年暑假期间,因那志教学点原任课老师辞职,他经过审慎考虑,主动向组织提出申请到这里任教。

他的理由很简单——得益于近年来钦北区党委政府对教育均衡工作的重视,这里的体育器材、多媒体等教学设备一应俱全,硬件设施并不比其他地方差;更重要的是,山里的孩子也同样渴接受教育,“我不能因为这里地处偏远就假装不知道孩子们特别需要一位老师。”

陆贻集接过接力棒,一人包揽了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课程。

陆贻集在操场上给学生上体育课。陆敏摄

这个教学点真正实现了“一对一教学”,只是这个“一对一”未免略显冷清。

这个教学点虽然只有两名学生,但上课一点都不含糊,完全按照教学大纲进行。

“一个学生太孤独了,不说学生,连老师有时候也感到孤独。”陆贻集刚到任时,教学点注册登记的只有一名学生。他通过入户走访,得知村里还有一名送教上门的学生,于是建议家长把学生送到教学点由他辅导学习。

让陆贻集倍感欣慰的是,经过三个多月的悉心教育,两名学生从自卑腼腆慢慢变得阳光自信,有了精气神,“特别是这名智力障碍学生,虽然口齿不清,但是非常热爱学习,个人行为有了很大改变,不仅能独立上学和回家,而且变得更乖巧听话了。”

愿做照亮深山的一盏灯

那志教学点始建于上世纪40年代,20年前从村中搬迁至村口,由原来的泥瓦房建城了占地面积约208㎡的一层平房,为村里的孩子提供学前照料和小学一、二年级教育。

让村民担忧的是,教学点一旦撤并,低年级的学生将会被分流到3公里外的红华小学就读,上学路远难行不说,途中需要经过那志水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即便家长腾得出时间每天接送,也会让家庭和孩子承受更大的压力和负担。

知道教学点要来新老师,村里人既高兴又紧张。

那志村至今只有一位大学毕业生,今年已经56岁了,大家迫切希望能有更多孩子通过读书出人头地。来了经验丰富的老师,高兴自不必说,但更让大家紧张的是,新来的老师能在这里待多久?

陆贻集在那志教学点旁刚刚开垦的菜地里浇水。陆敏摄

在担任那志教学点教师的同时,陆贻集仍要兼任板城第一小学德育处副主任。“工作平时主要通过电脑远程完成。”陆贻集说,为了方便教学,让村民放心,也让自己安心,他将自家今年新收割的稻谷从8公里外的那觅村老家全部搬到了教学点宿舍,冰箱、厨具也搬了过来,还安装了热水器,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铁架床上,是爱人专门为他买的新被褥。

周日到周四,学校都会在深夜亮起大山深处唯一的灯光。

周末的时间,尽量留给孩子和爱人。

今年66岁的村民黄其华说:“陆老师人好,教学认真,留在村里教书,是孩子们的福气。”

陆贻集在那志教学点教导一年级学生黄世铭书写汉字。陆敏摄

黄敏昌是少数留在村里的年轻人,他在附近的山头上养了几万羽肉鸡。他说,学校有老师,孩子们就有了希望,“不管陆老师有什么需求,我们都尽全力满足!”

村民们尊师重教的挚朴深情让陆贻集深受感动,除了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他深感无以为报。除此之外,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同时也是板城镇新当选的人大代表,他相信只有扎根到最基层,深入了解民情民意,才能更好地履职尽责。在村民的大力支持下,他已经召集了多次村民会议,准备筹集资金增加教学点的文化氛围,并进一步着手解决学校运动场地的问题。

陆贻集在那志教学点给二名学生上语文课。陆敏摄

“相比其他地方,这里更需要我。作为一位人民教师,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让更多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这其中一点一滴的变化所带来的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是快慰人心、无与伦比的。”陆贻集说,他计划下学期多招收几名幼儿园的学生,让学校更热闹些,哪怕水远山高,该上学的孩子,一个都不能少。(陈燕、敖帅昌、梁生)

(责编:陈燕、黄昱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