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广西要闻

钦州港东航道双向通航百舸争流

——西部陆海新通道重点项目运行特写系列报道之一

2021年10月15日08:38 | 来源:广西日报
小字号

大榄坪码头夜间作业场景

本报联合当地融媒体记者进行现场采访

船讯网上显示船舶进出航道卫星图

编者按

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实施以来,广西举全区之力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重点项目,并积极会同通道沿线省份,合力推进新通道建设。目前,一批早期投入项目已建成运营,对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陆联运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近期本报派出记者分赴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崇左等市,对部分建成运营的重大项目进行现场报道。敬请关注。

深秋时节,浩瀚的钦州湾天高云淡,海天一色。进入九月以来,这片海面骤然忙碌起来,钦州港东航道的大型集装箱船只,形成进出港双向“对流”,刷新了钦州港的景观。

打开船讯网,通过卫星图可以直观地看到,从钦州湾进入钦州港东航道的水域,有20多个正三角形和反三角形图标。“这表示现在有20多条船正在进出航道。双向通航大大压缩了船舶进出港的等待时间,船只进出港的密度增大,航道和码头的利用率都大幅提高。”在北港股份公司钦州调度中心,总调度室副主任陈日亮这样介绍,“自从双向通航后,码头泊位处于高强度的装卸作业中,每天装卸量都达到1.2万—1.5万个标准箱。”

钦州港东航道从大榄坪1号泊位到三墩岛,与30万吨油码头连接,全长25.796公里,是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港建设的重要节点工程。

“钦州港东航道原来只能单向通航,严重影响通航的效率。”钦州码头公司码头建设项目部副经理潘波说,东航道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门户港的生命通道,主要服务集装箱船等其他船舶。在东航道双向通航前,船舶进出港只能单向通航,效率较低。

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推进,中欧班列的密度不断增加,钦州港作为该通道最便捷的出海口和集装箱干线港,航道单向通行已成为海陆联运的“瓶颈”。

2017年开始,钦州港东航道扩建工程(扩建10万吨级双向航道)作为广西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首批重点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分两期施工,总投资30.76亿元;2019年,为了加快打造钦州港集装箱干线港,实现“千万标箱”目标,自治区政府决定在一二期工程基础上东侧浚深,再次增加33.96亿元投资。

记者在建设方提供的一张剖面图上看到,东航道采用“复式”航道设计方案,总疏浚量约3060万立方米。

“工程量大,持续时间长,同时还要兼顾通航,整个施工过程都是争时间抢速度。”潘波说,去年10月,在航道疏浚难度最大的地段,建设方还邀请国之重器“天鲲号”前来助力。

“天鲲号”是亚洲最大的自航绞吸船,到达钦州港东航道施工现场以后,充分发挥其“能挖硬岩、超长输送、环保作业、智能化操作”的硬核功能,创下日均疏浚量近2万立方米的挖岩纪录,完成总工程量260万立方米,提前32天完成全部既定任务,为该航道实现双向通航争取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使工程于今年8月顺利通过交工验收。

10月12日下午,记者在钦州港大榄坪码头看到,扩建后的钦州东航道海面已是百舸争流,施工时的“金戈铁马”已全部撤离,该航道已完成了升级扩建,成为北部湾港建成的首条超大吨位级复式航道,底标高-16.3米,实现了10万吨级船舶双向通航并满足15万—20万吨集装箱船乘潮单向通航。

钦州港东航道实现双向通航后,码头泊位十分繁忙。当天下午5时40分,停靠钦州港大榄坪集装箱码头的“惠金桥593”轮还在进行装卸作业,而安盛轮即抵港靠泊。码头泊位上,正在装卸的集装箱船“一”字儿排开,整个码头岸线,龙门吊在有条不紊地挥动巨臂吊装着各色的集装箱。

夜幕降临,大榄坪作业区各类照明灯全部打开,堆场、码头顿时灯火通明,橙色岸桥高耸伫立在海岸线上,等待装卸的集装箱层层堆叠成一座座“小山”。1—6号泊位正在满负荷作业,所有岸桥全部开机,120辆“拖头车”来回穿梭,伴随“嘀嘀哒哒”吊机声,一个个集装箱在空中飞舞,从车上或船上快速地到达指定位置。

“目前正是生产旺季,加上航道实现了双向通航,集装箱航线的密度不断增大,码头的装卸每天都满负荷,桥吊的机手一上机就数小时,吃喝都在上面。”现场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港装卸系统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进行昼夜倒班,每天24小时不间断作业。今年1—9月,钦州港集装箱吞吐量322.81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9.58%。

记者在现场看到,与装卸作业一样忙碌的是7、8号码头的全自动化改造项目,工作人员也在日夜调试,争取早日投产。据介绍,双向通航和自动化码头投产以后,将极大地增强通航和装卸能力,为钦州港打造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区域性千万标箱集装箱干线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记者韦义华、潘云锋 通讯员李平 文/图)

(责编:庞冠华、周雨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