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要聞

都安縣定福村:著眼“四強”凝聚“四力”厚植文明鄉風

2023年03月20日15:40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如今,走進都安瑤族自治縣高嶺鎮定福村,經過風貌改造后特色鮮明的民居在村裡錯落有致,干淨整潔的微菜園、微花園點綴其間,由村民們自發浚治疏通的山泉水在村中潺潺流淌,獨具特色的騎樓和記載定福村在黨的領導下發生翻天覆地變化歷史的村史館也吸引來了不少游客。

高嶺鎮定福村。石蓓蕾攝

高嶺鎮定福村。石蓓蕾攝

“村裡的設施越來越完善,我們准備把民宿辦起來,也吃上一口‘旅游飯’。”定福村黨支書黃耀雷臉上挂滿了笑容。這是近年來定福村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按照鄉風文明建設“十個好”的標准,著眼“四強”凝聚“四力”,推動鄉風文明建設工作取得新成效的一個縮影。

定福群眾在用石磨磨玉米面。吳丹丹攝

定福群眾共同磨玉米面。吳丹丹攝

強隊伍建設,提效力促鄉風文明。“齊人心”是鄉風文明建設的抓手。定福村通過鎮、村黨組織領導,經村民代表推薦、群眾自薦、村黨支部把關,成立了村民理事會,制定村規民約、議事制度。理事會認真收集村民的意見、聽取村民的討論、集合村民共同行動,形成“理事會主動理事,老百姓積極議事,鄉親們共同管事,想干啥都能成事”的良好社會風氣。理事會成員協調各方利益,化解各種糾紛矛盾,為定福發展出謀劃策,不斷激發村民參與本村建設的積極性。理事會制定了《村規民約》《旺六屯“大寨樓”的修復使用規定》《鄉村振興基礎設施建設規定》等多項規程,凝聚定福民意,推動鄉村振興。

高嶺定福大寨樓。黃潤生攝

高嶺定福大寨樓。黃潤生攝

強黨建引領,聚合力促鄉風文明。“明方向”是鄉風文明建設的核心。定福村積極發揮黨員示范引領作用,依托黨群聯建模式,以“黨建+鄉風文明治理”為工作切入點,讓村裡的在職黨員、退休黨員作為村級基礎設施建設“帶頭人”,激發全體村民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的熱情。在村黨支部的帶動下,村民捐款捐物100多萬元、投工投勞300余人次,完成“大寨樓”改造,開展基礎設施和人文景觀建設,完成140棟民房的風貌改造、9.6公裡雨污水改造道路提升工程和村屯亮化工程。農民畫家黃泰峰毅然返鄉,發揮個人特長,在民居外牆繪就村民對美好鄉村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濃郁的民族風情、秀麗的田園風光,吸引縣內外游客前來旅游觀光,定福村成為有名的“網紅打卡地”。

定福村食用菌種植基地基地工作人員採摘羊肚菌。吳丹丹攝

定福村食用菌種植基地工作人員採摘羊肚菌。吳丹丹攝

強產業興村,添動力促鄉風文明。“旺產業”是鄉風文明建設的基礎。通過“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理事會+企業+農戶”模式,堅持產村相融,大力發展生態產業,取得較好成效。由村民理事會牽頭,組織和帶領109戶農戶參與發展鳳梨、青柚、毛節瓜、蓮藕等特色產業,種植總面積達310畝。通過“用農民土地給租金、讓農民土地入股給股金、帶農民勞動給薪金”的方式,以土地流轉的形式帶動78戶農戶共同發展。吸引創業致富能手返村創業,創建2家企業、3個種養殖合作社,累計帶動就業崗位300余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如今,村內的產業興旺起來,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群眾的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定福村村民在大寨樓前包粽子。吳丹丹攝

定福村村民在大寨樓前包粽子。吳丹丹攝

強特色傳承,增活力促鄉風文明。“興文化”是鄉風文明建設的關鍵。定福村積極發掘村史文化,在“大寨樓”建設村史館,展示紅色村史、鄉賢及先進典型人物故事、村內的家訓祖訓和生產生活用具,延續村民的鄉愁記憶,引導村民繼承先輩艱苦奮斗的精神,投入鄉村振興的各項建設。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成立紅白事文明勸導、文化體育、移風易俗等6個志願服務隊,廣泛開展“自建房安全排查”“移風易俗主題宣傳”“清河渠淨家園慶國慶”等主題志願服務活動,引導村民主動參與文明實踐。將“大寨樓”作為活動陣地,組織村民“大寨樓”前上黨課,看紅色電影、講紅色故事,學習農技知識等,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壯族三月三”、端午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以文藝匯演、包粽子比賽、敬老宣傳等方式積極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此外,定福村不斷開展文明行為宣傳和紅白事勸導,有效推動村民移風易俗、勤儉節約、文明祭祀,形成了良好的社會風尚。

在全村上下共同努力下,定福村先后榮獲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區、市兩級文明村、“綠色村屯”、紅白事文明勸導試點村、鄉風文明建設示范村、民族特色村寨等榮譽。(黃潤生)

(責編:李敏軍、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