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縣兩水苗族鄉“三強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近年來,資源縣兩水苗族鄉以打造華南地區獨具苗族民俗文化特色的紅色魅力小鎮為目標,通過強化黨建引領、強化基礎建設、強化文化傳承的“三強化”舉措,力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落地生根。
一是強化黨建引領,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堅持黨建引領,成立兩水苗族鄉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扎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依托“三會一課”、專題黨課、專題宣講等多種形式,深入開展民族政策的學習。實施“民族+”傳承工程,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小學每周必學內容,在校園開展唱山歌、講紅色故事、跳民族舞等活動30余場次。在成功創建桂林市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鄉鎮的基礎上,爭創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鄉鎮,為資源縣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賦能添力。
二是強化基礎建設,打造民族文化陣地。結合新型城鎮化示范鄉鎮建設,不斷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對集鎮風貌進行提質改造,新建衛生院、汽車站、農貿市場和大型污水處理站、垃圾運轉中心等基礎設施,電水路網等建設持續完善提升。同時將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民族文化陣地打造力度,建成老山界紅色文化黨建園(同心長廊)、民俗文化廣場(同心廣場)、濱江公園(同心橋),推進“紅色老山界”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讓鄉村宜居宜游宜業,為各族群眾打造舒適幸福生活環境。
三是強化文化傳承,構筑共有精神家園。深度挖掘苗族山歌文化、油茶文化底蘊,充分發揮煙竹村桂林市非物質文化傳承基地、資源山歌節發源地等優勢,將煙竹村山歌表演隊等民族文化傳承隊伍進行打磨提升,創作歌曲《兩水謠》,編排《兩水,紅軍來過的地方》等文藝作品和舞台劇20余個,借助“壯族三月三”“六月六”“七月半”等節慶活動進行演出,同時拍攝苗語山歌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短片,各族群眾歡聚一堂,傳承優秀文化,不斷增強“五個認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