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原創新聞

廣西全面推行“五級”田長體系 實現糧食穩產豐產

2022年12月16日10:41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南寧12月16日電 (記者 吳明江)12月1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廣西全面推行田長制,抓好糧食穩產豐產的有關工作舉措和成效。

據會上介紹,2021年9月3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行耕地保護田長制的實施意見》,率先從省級黨委、政府層面拉開了全面推行田長制的序幕。自廣西全面推行田長制以來,全區上下迅速行動起來,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全面建立和推行“五級”田長體系,著力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耕地管理保護機制,推動形成地有人種、田有人管、責有人擔的耕地保護新格局,有力保障廣西糧食穩產豐產。

聚焦責任壓實,扛牢職責使命擔當

一是高位部署。自治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同志、分管領導同志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田長制工作,各地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把田長制工作列為“一把手”工程,將工作部署到田間地頭。二是建章立制。自治區層面先后印發了田長制工作要點、田長制調度督導制度、田長制信息報送制度、田長制辦公室運行管理辦法等多個配套文件,建立健全田長制政策體系,層層壓實責任。三是嚴格考核。以總田長1號令發布田長制考核辦法,按照黨政同責、嚴格考核、一票否決、終身追責的要求,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確保田長制有名、有實、有效。

聚焦體系構建,織密耕地保護監管網

一是建立專職負責機構,強化田長制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2022年2月17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長制辦公室正式揭牌,標志著廣西田長制工作有了專職負責機構。截至2022年6月,廣西14個市、111個縣(市、區)全部挂牌成立了市縣級田長辦,全區涉及耕地保護任務的鄉鎮也全部成立了鄉級田長辦。二是建立完善自治區、市、縣、鄉、村五級田長組織架構體系,落實耕地保護全域全覆蓋網格化監管。目前廣西五級田長+網格員田長制工作體系基本構建完成,全區共設置各級田長約2.8萬人,網格員15萬余人。三是建立“田長+”協同聯動機制,形成多部門、多領域“齊抓共管、協同共治”格局。目前,全區14個設區市全部建立“田長+檢察長”協作機制,與自治區檢察院加強行政檢察和自然資源行政執法銜接。此外,各地還積極探索建立“田長+法院長”,“田長+警長”等協作機制,部門之間形成耕地保護合力。

聚焦科技賦能,構建智能監測體系

廣西有關部門統籌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視頻監控等多種技術手段開展耕地“非農化”“非糧化”監測,及時發現並制止耕地“非農化”“非糧化”等問題。同時,利用自然資源部門的數據和信息化管理優勢,基於自然資源綜合監測監管平台,研發了一款高效、便捷,易安裝、易操作的“田長巡”手機客戶端,便於各級田長、網格員和有關人員巡田使用。

聚焦氛圍營造,加強田長制工作宣傳

一是在田間地頭廣泛設置田長制公示牌,截至目前,落實市縣鄉村四級“耕地保護田長圖”近1000幅,實現了市、縣級田長公示牌全覆蓋。二是開展多次田長制集中宣傳活動,採取制作耕地保護田長制宣傳視頻、宣傳手冊等方式向群眾宣傳耕地保護田長制。三是利用各級田長制工作推進會、黨支部共建活動、入戶走訪等機會,宣傳耕地保護政策和田長制意義。在全區上下營造田長制“人人知曉、人人關注、人人參與”的濃厚氛圍,讓廣大干部群眾深刻認識到“採取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的深刻意義,為推進田長制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廣西全年完成糧食播種面積4243.95萬畝,完成國家下達任務數的100.22%,糧食總產量1393.1萬噸,同比增加6.6萬噸,實現了糧食穩產豐產。

據介紹,下一步,廣西將繼續推深做實耕地保護田長制。嚴格耕地用途管制,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高質量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採取長牙齒的硬措施,牢牢守住耕地紅線,保障糧食安全,繼續推進廣西糧食穩產豐產。

(責編:吳明江、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