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原創新聞

“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系列雲訪談

梧州市副市長范洪亮:精准發力“五大振興” 奮力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

2022年12月13日16:14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廣西聚焦“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高質量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八桂大地上一大批凝聚改革集成成果的鄉村振興特色案例脫穎而出,成為“凝心聚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的鄉村振興生動實踐。

在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農村工作(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直接指導下,由廣西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具體組織開展,從全區鄉村振興改革集成試點村中篩選出40個“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2022年9月14日—15日,以“壯美鄉村 共創未來”為主題的“2022年鄉村振興論壇·廣西”活動在南寧舉辦,論壇上對“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發布推介。

為生動展現廣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舉措、新亮點、新成績,傳遞“壯美廣西·鄉村振興”的新風採,人民網特別推出“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系列雲訪談活動,敬請關注。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關注人民網嘉賓訪談,我是主持人郭振乾。廣西聚焦“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高質量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邊疆民族地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在八桂大地上一大批凝聚改革集成成果的鄉村振興特色案例脫穎而出。今天我們採訪到了梧州市副市長范洪亮,請他談一下獲得“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的感受。

富萬村千年古樹連心樹。

富萬村千年古樹連心樹。

范洪亮:今年9月14日,“2022年鄉村振興論壇·廣西”在南寧舉行,現場發布了40個“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梧州市長洲區倒水鎮富萬村、蒙山縣蒙山鎮甘棠村入選“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這充分體現自治區對梧州市鄉村振興工作的認可與肯定,我們倍感振奮和深受鼓舞。

近年來,梧州全力推動鄉村振興改革集成,立足實際、突出特色,聚焦制約鄉村振興“卡脖子”問題,推動要素流動“活起來”、農民口袋“鼓起來”,集體經濟“壯起來”。2020—2021年,我市共13個村入選自治區鄉村振興改革集成優秀試點村。倒水鎮富萬村以及蒙山鎮甘棠村正是我們在這個領域探索創新、深入實踐的縮影。梧州市將以此次入選年度特色案例為新的起點,全方位、寬領域縱深推進鄉村振興工作。

甘棠村蔬菜產業示范園。

甘棠村蔬菜產業示范園。

主持人:接下來,請您介紹一下梧州市是如何打造“壯美廣西·鄉村振興”示范點的?

范洪亮:我市按照試點先行、總結推廣的思路,把“壯美廣西·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作為探索鄉村振興實踐的重要舉措,通過“加、減、乘、除”工作法,以點帶面奮力推進鄉村振興。

一是在政策措施上作“加法”。我們積極研究分析,在參考往年鄉村振興示范村的經驗做法上,創新開展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建設“書記工程”活動。通過深化農村改革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百縣千鄉萬村”鄉村振興示范創建、“一村一品”等政策疊加效應,累計打造市級鄉村振興示范點8個、培育鄉村振興改革集成試點村52個、自治區級鄉村振興改革集成工作先進縣1個、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8個。

二是在人居環境上作“減法”。深入開展村庄清潔行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廁所革命”等鄉村建設工作,建立長效管護機制,推動農村廁所糞污整治、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亂倒亂排等問題。梧州市龍圩區大坡鎮創新探索全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新模式,委托專業單位全過程設計、施工、運營一體化,突出建管結合,推動村庄人居環境由“一時美”向“一直美”轉變。

三是在產業發展上作“乘法”。今年以來,梧州市累計籌措銜接補助資金超10億元。其中,投入鄉村振興產業銜接資金超5.5億元,有力地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入鄉村振興建設領域。截至10月,農擔公司與各金融機構合作金額為9.78億元,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超過180億元。大力推動梧州六堡茶等特色產業發展,積極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等模式,直接帶動超過24萬戶農戶受益,其中脫貧人口約佔3.5萬人。

四是在鄉村治理上作“除法”。梧州市堅持將“文明實踐+黨群服務+社會治理”作為鄉村治理的切入點,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藤縣象棋鎮道家村、蒙山縣新圩鎮壩頭村、長洲區長洲鎮泗洲村先后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蒙山縣新圩鎮壩頭村“構建一站兩網筑牢監督之基”治理案例成功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

主持人:下一步,梧州市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中,有哪些工作計劃?

范洪亮:下一步,我市將健全完善市委農村工作(鄉村振興)領導小組機制,精准發力“五大振興”,奮力開創梧州鄉村振興新局面。

一是聚焦優勢特色推進產業振興。立足梧州在生態、區位方面的優勢,持續發展六堡茶、蜂蜜、蔬菜等綠色產業,健全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優質農產品集散地。

二是搭建服務平台推進人才振興。不斷加強基層農技隊伍建設,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等項目,為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三是豐富治理形式推進文化振興。全面推廣鄉村振興“積分制、清單制、數字化”治理模式,積極探索鄉村治理的經驗做法,完善村規民約機制,深化治理鄉村陳規陋習。

四是嚴守底線紅線推進生態振興。持續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四位一體”總體抓、系統治,積極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

五是建強戰斗堡壘推進組織振興。深入實施農村基層黨建“整鄉推進、整縣提升”示范縣鄉創建行動,鞏固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星級化管理,構建鄉村振興戰場上的堅強戰斗堡壘群。按照“抓重點、攻難點、出亮點”的思路,持續推進梧州市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建設“書記工程”。

(責編:彭遠賀、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