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原創新聞

“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系列雲訪談

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委副書記、縣長陳震:爭創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先進縣

2022年12月02日09:54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廣西聚焦“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高質量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八桂大地上一大批凝聚改革集成成果的鄉村振興特色案例脫穎而出,成為“凝心聚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的鄉村振興生動實踐。

在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農村工作(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直接指導下,由廣西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具體組織開展,從全區鄉村振興改革集成試點村中篩選出40個“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2022年9月14日—15日,以“壯美鄉村 共創未來”為主題的“2022年鄉村振興論壇·廣西”活動在南寧舉辦,論壇上對“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發布推介。

為生動展現廣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舉措、新亮點、新成績,傳遞“壯美廣西·鄉村振興”的新風採,人民網特別推出“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系列雲訪談活動,敬請關注。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關注人民網嘉賓訪談。我是主持人郭振乾,廣西聚焦“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高質量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邊疆民族地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在八桂大地上一大批凝聚改革集成成果的鄉村振興特色案例脫穎而出。今天我們採訪到了三江侗族自治縣委副書記、縣長陳震。請他談一下獲得“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的感受。

陳震:我縣和裡村入選“壯美廣西·鄉村振興”特色案例名單,我們深感榮幸,備受鼓舞。近年來,我縣成功打造了一批鄉村振興示范點,推動布央村、和裡村分別入選2020年、2021年特色案例名單,為我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增添了勇氣和信心。這項榮譽的獲得,是鼓勵,更是鞭策。下一步,我們將堅定不移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使命刻在心上,擼起袖子加油干,全力走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最后一公裡”和鄉村振興“第一公裡”。

柳州市三江縣良口鄉和裡村。

主持人:請您立足本職工作,暢談三江縣是如何打造“壯美廣西·鄉村振興”示范點的?特別是在切實維護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脫貧地區幫扶政策落地見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方面,有什麼創新舉措和做法?

陳震:(一)我縣堅持立足“點上閃光、線上出彩、整片建強”的思路,扎實推進示范點建設。

一是縣級“一盤棋”統籌。成立縣級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統籌縣鄉村三級試點村集成改革工作,扎實有序推進示范點建設工作。

二是部門“一體化”推進。制定工作任務清單,明確成員單位職責,通過“月度檢查+中期考核+年終考核”,對部門落實試點村建設任務情況進行督導考核,切實推動試點工作落地見效。

三是鄉村“一股勁”落實。建立鄉鎮直接負責、村級具體落實的工作機制,由鄉、村二級共同負責協調、溝通、推進試點建設工作。

(二)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工作中,我縣立足實際、創新思路,加強謀劃、狠抓落實,奮力推動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一是常態化開展防貧監測。充分利用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民族地區、有效銜接等政策支持,科學建立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深入開展“防返貧·守底線”專項行動,常態化監測排查,持續鞏固提升教育、醫療、住房、飲水安全保障水平。

二是多元化推進穩崗就業。深入開展“就業幫扶提升行動”,實施“雨露計劃+”就業提升行動,依托幫扶車間、公益性崗位、項目建設、以工代賑等開發一批崗位,因地制宜開發鄉村保潔員、村寨防火員、易安樓棟長等各類崗位,實現群眾就地就近就業。

三是特色化發展生態產業。依托生態資源優勢,實施“生態立縣,旅游富民”發展戰略,深入開展“特色產業提升行動”,制定產業獎補、糧食生產、油茶“雙千”計劃獎補方案,大力推動“兩茶一木、種稻養魚”特色生態產業加快發展。推進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全力打造茶旅融合發展“三江模式”。

四是一體化實施粵桂協作。加強與吳川市對接協調,突出產業協作和項目引進,加大招商力度,引進企業入駐三江生態產業園,聚資源打造粵桂“一縣一園”。深入打造粵桂協作鄉村振興示范村屯。

主持人:請您介紹一下,下一步,三江縣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中,有哪些工作計劃?

陳震:一是在鞏固脫貧成果上持續用力。積極落實教育、醫療、住房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推動“兩不愁三保障”基礎更加牢固,爭創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先進縣。

二是在打造特色產業上精准發力。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動三江茶葉、油茶等產業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三江早春茶”“三江茶油”“三江高山稻田鯉魚”等特色品牌,實現三江特色農業生態化、品牌化、現代化。

三是在提升人居環境上不遺余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全面打好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攻堅戰”,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引導鼓勵農民開展庭院和村庄綠化美化。

四是在強化鄉村治理上凝心聚力。充分利用“鼓樓講堂”“侗感黨課”等宣傳陣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導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依托“侗款”等少數民族文化,建立完善“一約四會”制度,推廣“積分制”等治理方式,提升基層善治水平。

相關鏈接:

案例推介:柳州市三江縣良口鄉和裡村

一盞茶,一縷香,一捧古卷細思量,書香浸染、茶香繚繞、馨香氤氳……在“黨建+ N”模式引領下,她正綻放著屬於新時代的蓬勃生機,牽引著我們去感知這個將綠色、紅色、古色與“夜郎文化”融為一體、富有侗族文化特色的鄉村振興示范村……【詳細】

40個“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亮相

9月14日,以“壯美鄉村 共創未來”為主題的“2022年鄉村振興論壇·廣西”在南寧舉行,現場發布了40個“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詳細】

專題:“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

在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農村工作(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直接指導下,由廣西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具體組織開展,從全區鄉村振興改革集成試點村中篩選出40個“壯美廣西·鄉村振興”年度特色案例,在“2022年鄉村振興論壇·廣西”上發布推介,旨在為廣西乃至全國各地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借鑒參考……【詳細】

(責編:沈泉池、葉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