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廣西要聞

近十年南寧市居民收入增長144.1% 生活質量進一步改善

2022年10月03日09:55 | 來源:南寧雲—南寧晚報
小字號

  回眸十年光陰,南寧人的收入漲了多少?居住需求發生了哪些變化?近日,國家統計局南寧調查隊發布調查數據,以數據真實客觀地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南寧市在糧食生產、居民收入、物價運行和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情況。

  糧食生產連續十年超205萬噸

  黨的十八大以來,南寧市認真貫徹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總體部署,加快構建現代糧食產業體系,糧食生產實現跨越式發展,產量連續十年超過205萬噸,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突出亮點。

  2012年—2015年,南寧市糧食總產量從2012年的215.14萬噸,增長到2015年的225.42萬噸,增長了4.8%,達到十八大以來糧食產量最高點。

  2019年,南寧市糧食播種面積由2016年的436673公傾下降到419433公傾,下降了3.95%,當年南寧市糧食總產量下降到205.46萬噸。這個時期,受多種因素影響,糧改經等問題比較普遍和突出,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呈現持續下滑的趨勢。

  2020年和2021年,南寧市堅持疫情防控和糧食生產兩手抓、兩不誤,嚴格落實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和耕地保護制度,同時加大耕地撂荒治理力度,全面整治耕地撂荒“非糧化”和破壞基本農田等行為,糧食總產量逐年增長,確保了糧食生產安全。2020年糧食總產量209.28萬噸,同比增長1.86%﹔2021年糧食總產量211.55萬噸,同比增長1.08%。

  居民收入十年增長144.1%

  黨的十八大以來,南寧市居民收入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居民收入提前實現翻番,生活質量進一步改善,特別是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連續10年跑贏城鎮,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推進城鄉全民共同富裕。2021年,南寧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79元,2011年—2021年名義增長144.1%,年均名義增長9.3%。

  工資收入仍是居民增收的主要來源

  這10年,工資性收入仍是居民收入主要來源。2021年南寧市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23358元,10年間增長91.9%,年均增長6.7%,佔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的56.4%﹔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7856元,10年間增長231.3%,年均增長12.7%,佔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的44.1%。

  經營淨收入是居民增收的重要支撐

  10年來,南寧市深化“放管服”改革,營商環境改善,創業主體增多,創新驅動能力不斷增強,成為全區首個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推進居民經營收入佔比不斷增加。

  2021年,南寧市城鎮居民人均經營淨收入6376元,10年間增長144.7%,年均增長9.4%,佔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的15.4%﹔農村居民人均經營淨收入6501元,10年間增長108.9%,年均增長7.6%,佔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的36.5%。

  財產淨收入是居民增收的新來源

  10年來,隨著經濟社會進步發展,居民理財方式多樣,南寧市居民財產淨收入逐漸成為居民收入的新來源之一。

  2021年,南寧市居民人均財產淨收入5159元,10年間增長156.9%,年均增長9.9%,佔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的12.5%﹔農村居民人均財產淨收入720元,10年間增長227.3%,年均增長12.6%,佔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的3.9%。

  轉移性收入是居民增收的重要保障

  10年來,南寧市連續上調基本養老金和企事業單位離退休金標准,逐年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加大扶貧資金投入力度,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實行“醫保兜底”、教育減免、落實殘疾人補貼、產業獎補等政策,保障水平更高,城鄉居民轉移淨收入穩步增長。

  2021年,南寧市城鎮居民人均轉移淨收入6501元,10年間增長130.3%,年均增長8.7%,佔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的15.7%﹔農村居民人均轉移淨收入2731元,10年間增長255.6%,年均增長13.5%,佔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的15.3%。

  改善型住宅逐步成為消費主流

  黨的十八大以來,南寧市城市建設水平不斷提高,城市環境更加生態宜居,房地產市場總體保持健康發展。2013年—2021年,南寧市新建商品住宅總成交面積為7947.6萬平方米。

  其中,在2013年南寧市新建商品住宅中,90平方米及以下戶型銷售佔比51.1%,90∼144平方米戶型佔比為43.4%,144平方米以上戶型佔比為5.5%。到2021年,三個戶型的比例分別為26.8%、67.0%、6.2%,90∼144平方米戶型佔比已經超過三分之二。由此可見,購房者對居住環境、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改善型需求不斷增加。(記者陳蕾 通訊員卿嵩嵐)

(責編:龐冠華、周雨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