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業縣:高質量產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駛入“快車道”

![]() |
樂業獼猴桃2022年採摘上市。 |
樂業縣地處黔桂兩省三市(州)7縣結合部,是國家幫扶開發工作重點縣、廣西旅游開發重點縣、龍灘庫區縣、革命老區縣,先后榮獲“世界長壽之鄉”“中國蘭花之鄉”“全國有機農業基地示范縣”等多項榮譽,被譽為“世界天坑之都”“世界天坑博物館”。“持續鞏固擴大脫貧攻堅成果,走好鄉村振興之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樂業縣委、縣人民政府的庄嚴承諾,更是神聖使命。
近年來,樂業縣始終堅持要因地制宜,在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中大膽嘗試,向山聚人氣,向山要效益,向山求發展,將芒果、獼猴桃等產業作為鞏固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支柱產業來抓,積極探索特色產業捆綁脫貧戶發展新模式,聚焦全縣1萬4千多脫貧戶和88個村(社區),通過農村“三變”改革方式謀劃脫貧奔康產業園建設。
現如今,芒果扑鼻香、獼猴桃迷人美,這是樂業縣獨特的味道。摘芒果、品獼猴桃,這是游客在樂業歡樂旅游的方式。
量身定制增收方案
產業發展關鍵在精准。現如今,為脫貧戶量身定制、先策劃后落地的精准幫扶項目,提升了他們發家致富的信心,帶動他們實現增收。
據悉,該縣深入論証,篩選“三大”特色產業。在結合自治區規定的“5+2”特色產業基礎上,經過深入調研、多方論証及廣泛征求貧困群眾意願后,最終確立了在全縣發展獼猴桃、芒果、油茶三大特色脫貧產業的構想。同時,系統謀劃,確定“三園”建設規模。邀請農業領域頂尖規劃團隊——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科學規劃研究所等高等院校專家,按照集中連片、規模發展的思路,對產業園進行整體設計,規劃建設一個佔地2萬畝的獼猴桃脫貧奔康產業園、佔地1.2萬畝的芒果脫貧奔康產業園、佔地1.6萬畝的油茶脫貧奔康產業園,覆蓋全縣所有建檔立卡脫貧戶。
經過兩年多的持續努力,目前,全縣已連片打造了2.1萬畝獼猴桃、1.2萬畝芒果和1.6萬畝油茶三大脫貧奔康產業園,實現了全縣鄉鄉、貧困村村村、脫貧戶戶戶有產業支撐“三個全覆蓋”,實現了幫扶從“輸血”向“造血”的轉變。
激發激活內生動力
近日,在樂業縣雅長鄉芒果脫貧奔康產業幫扶基地裡,50多位村民在芒果地中忙碌育苗、移栽、施肥,芒果基地讓當地許多村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樂業縣雅長鄉百康村村民王雲就是其中之一。“自芒果基地進場開始,我就一直在基地務工,月均收入在2000元左右。”王雲說,“這份工作在我能力范圍之內,一年四季我都可以在基地干活,由於家距離芒果基地隻有幾百米,工作的同時還能照顧家庭,這份收入使我的家庭條件明顯改善。”
2018年以來,樂業縣不斷加大產業幫扶力度,積極推進農村土地改革,依托深圳幫扶樂業獼猴桃、芒果、油茶產業園示范帶動,探索推進“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模式,讓脫貧戶參與幫扶產業建設經營管理和收益,提升脫貧戶內生動力,逐步實現幫扶產業100%覆蓋全縣建檔立卡脫貧戶。
樂業縣推動“三變”模式以來,著力保障和改善貧困人口生活條件和產業收入,加強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讓群眾實實在在共享“三變”模式變革的成果,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脫貧戶通過基礎股、基礎股+自籌資金入股、基礎股+管護費入股、基礎股+自籌資金+管護費入股、土地入股等五種方式獲得可持續穩定收入。脫貧奔康產業園建設面積較大,對務工人員需求量多,2萬畝獼猴桃幫扶產業園共需要6000人以上脫貧戶人口參與管護,按照每畝每年1500元用工需求,2萬畝每年有3000萬元勞務費用。通過聘請零工和捆綁管理的方式,給予脫貧戶勞務輸出費用,增加工資性收入,脫貧戶當地就業既可以照顧老人和小孩,解決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問題,又增加了收入。
開拓市場致富有路
“我是建檔立卡戶,我把1.5畝的田地租給百農樂寶公司,我們現在也是在百農樂寶公司打工,一個月做20天活路,一個月有2000元工資左右,同時還可以照顧家中的小孩。”樂業縣同樂鎮刷把村上當頂村民吳春娥說。
去年以來,在吳顯寧等電商負責人的引導下已有10余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和100多戶脫貧戶加入到電商行業中來,電商年銷售額近800萬元,帶動900多名群眾增收,人均年收增加1200元以上。
“在這個當地的精准幫扶這塊的話,我們公司是挂了580戶的脫貧戶,我們按照土地入股、還有項目資金分紅的模式,每年我們給這個脫貧戶享受850元的這個分紅,連續享受15年。”樂業縣百農樂寶有限公司總經理吳顯寧說。
近年來,樂業縣百農樂寶有限公司緊緊抓住“互聯網+幫扶” 發展機遇,以“黨旗領航·電商幫扶”行動為契機,採取“基地+電商+脫貧戶”的幫扶模式,通過發展電子商務,實行土地入股、園區務工、利潤分紅等形式,讓每戶農戶都成為社員,參與果園管理的得到勞務工資。果園投產后,土地入股的農戶每年享受25%的合作社利潤分紅,土地出租的群眾也可以得到租金,助推了精准幫扶,實現了電商與精准幫扶深度融合。
樂業縣創新社會幫扶方式,持續開展“電商下鄉、農特產品上行”活動,不斷拓寬“互聯網+幫扶”新模式,對接中央、省、市消費幫扶需求,促進農民增收。依托電子商務平台,搭建消費幫扶對接渠道,通過電商平台,將具有樂業代表性的優質農產品,輸送到全國各地,促進精准幫扶,並通過提取幫扶公益金的方式,用於幫扶公益事業。 2017年以來,通過電商幫扶,累計幫助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銷售總金額30萬余元,累計幫助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增收總金額2000余元。
產業振興猶如星火燎原,改變了昔日的窮鄉僻壤,為農民提供了持續穩定的收入﹔精神幫扶有效提振了群眾“精氣神”,激發了他們創新致富的信心和勇氣,也讓樂業開展鄉村振興的步伐愈發堅定。(冉濤)
來源:樂業縣委宣傳部
![]() |
樂業縣獼猴桃產業園。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