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廣西三江:“五員”增收新機制 文旅助農又富農

2022年08月25日15:34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鎮以程陽八寨創建5A級旅游景區為契機,創新“五員”增收文旅融合發展機制,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侗鄉群眾在城陽風雨橋前迎接八方游客。三江縣委統戰部供圖

侗鄉群眾在程陽風雨橋前迎接八方游客。滾億忠攝

公司上崗,實現“職員”增收

“我來這裡上班,公司組織我們開展餐飲服務的培訓,對我的工作能力提升作用很大。”來自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鎮程陽村的黃能盛高興地說。三江縣程陽八寨景區實行“政府+社區+公司”的“三位一體”管理模式,為景區農戶(脫貧戶、監測戶優先)提供導游、保安和保潔員等就業崗位。持續開展酒店服務、餐飲服務等實用技術培訓,激發全體員工積極參與學習培訓的熱情,提高全體員工的業務素質與能力,全面提升旅游接待服務水平。據統計,今年以來,景區共招聘各類職員126人,開展各類員工培訓25次3500人次,景區員工人均收入達4000元/月。

創業開店,實現“店員”增收

“我的店參加了特色購物店評比,成績不錯,拿了個二等獎。”店主楊全艷開心地說,特色評比也把店裡的特色產品推向了來旅游的游客。三江縣加大“縣、鄉、村”三級投入,積極打磨精品文旅小巷,營造街巷民族文化氛圍。開展“非遺+旅游”,建設一批極具侗族代表性的木構、侗畫、侗茶、侗酒和銀飾等非遺展館。打造侗服、侗醫、侗遺、侗戲、侗款等“五侗”民族文化店。開展“美食”“美宿”“最美廚娘”“特色購物店”“特色餐飲店”等評比活動,激發農戶開店、辦店的熱情。據統計,截至目前,景區內共有民宿旅館、餐飲店和土特產店等各類店鋪226家,從業就業店員達3000多人,實現從業“店員”人均增收7000元/年。

參加演出,實現“演員”增收

“今天是我們的第二場百家宴了,演員們也是馬不停蹄,有收入,累也值得!”百家宴負責人吳愛仙說。程陽八寨圍繞“文化搭台,旅游唱戲”的文旅融合發展趨勢,緊扣“千年侗寨,秘境程陽”主題,進一步融入民族團結進步元素,精心打造極具侗族特色的情景演出項目《月也侗鄉》《侗戀程陽》。以情景演出為載體,培育建成平寨、岩寨、馬安寨等3個百家宴基地,村民通過參演百家宴演出、情景演出,讓侗族鄉村大舞台成為群眾才藝的大展台,在提升人文素質的同時增加收入。據不完全統計,景區共有各村群眾才藝“演員”180人,截至7月份,共開展各類演出350場,人均演出收入達到3000元/月。

創新運作,實現“社員”增收

“這裡有一塊田是我家租給公司的,公司租地會給我租金,我在這裡務工還有務工收入。”村民陳凡兆指著遠處的一塊田介紹到。林溪鎮以侗族風情為吸引點,以農耕民俗文化體驗為基礎,以研學旅游為主線,不斷豐富鄉村旅游產品,加快鄉村旅游與鄉村振興融合。採用“村兩委+合作社+基地+農戶”“公司+基地+農戶”模式,通過承租農戶土地,村民入股參與分紅,合作社和公司返聘村民務工管護基地,實現“戶租戶管戶增收”的目標。今年以來,景區內共建成花海觀賞區域12塊面積8000平方米,1個合作社參與運營管理,帶動社員300人就業,實現人均增收近3000元/年。

門票分紅,實現“全員”增收

“景區的發展離不開村民的配合,所以我們也出台了相關獎勵制度,提高村民參與景區建設的積極性。”景區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吳清琪介紹說。林溪鎮聚焦生態宜居宜游,制定《程陽八寨“幸福微家園”積分管理制度》和《景區網格化管理制度》,建立景區居民“積分管理模式”,引導村民參加“提升鄉村風貌”行動,通過撿煙頭換雞蛋、穿侗衣打卡等方式,有力提升群眾參與景區環境維護的自覺性、積極性。採取景區門票收入分紅、農戶土地入股的形式,鼓勵農戶參與鄉村旅游開發,實現村企共享發展成果、家家享受分紅的目標,形成了鎮村干部聯動帶頭、村居群眾廣泛參與、家家戶戶積極投入的良好工作格局,營造了村寨潔淨有序、村風文明和諧、景區風清氣爽的文旅融合氛圍。截至目前,景區內共有700多戶農戶參與景區創建工作,實現積分兌換、土地入股、門票分紅80多萬元,戶均增收達1500元/年。(滾億忠 楊妮倩)

(責編:吳明江、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