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要聞

從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

博白縣全力打造農業龍頭企業

2022年01月13日23:20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三樺石柳生態農業公司的果品分選生產線。馮茂總攝

人民網博白1月13日電 “我們種植了一萬多畝的沃柑,每年收入可破億元。”在廣西博白縣菱角鎮石柳村沃柑種植基地,三樺石柳生態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廖鵬表示,“這主要得益於博白縣委、縣政府成立服務企業的工作專班等扶持政策,公司發展才走上快車道。”

據了解,像三樺石柳生態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這樣得到發展壯大的農業產業龍頭,在博白縣就有60多家,其中產值超億元的有 20多家,涵蓋種養、加工、銷售等環節,產業鏈得到不斷延伸,產生了集群效應,農業大縣成為名副其實的農業強縣,有力助推了鄉村振興。

博白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的低緯度,屬南亞熱帶向熱帶過渡的季風氣候,光照充足,夏長冬短,夏濕冬干,是個傳統農業大縣,曾獲得中國桂圓之鄉、全國生豬活體儲備基地、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全國富硒農業示范基地、國家“雙雜”南繁基地、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等多個國家級榮譽稱號。博白雖是農業大縣,但農業龍頭企業數量偏少、規模偏小,過去幾乎沒有叫得響的農業企業品牌。近年來,博白縣立足資源稟賦和基礎優勢,按照“走在前、當標杆、做示范”的目標定位,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出台了產業振興措施,致力於“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提品質、創品牌、拓市場”,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打造農業龍頭企業“航母群”。

打造特色產業帶,讓龍頭企業“航母群”有了源頭活水。博白縣緊緊圍繞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和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大力培植和發展農業產業,全力推進鄉村產業振興。全縣建成特色產業基地7.1萬畝,認定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17個,打造了空心菜、桂圓、荔枝、草魚、沃柑、菠蘿蜜、砂糖橘、楊梅、青柚、麻竹、優質水稻、油茶、古樹茶、火龍果、金花茶、中藥材、芋苗、黃瓜皮、檸檬等一批特色產業。博白空心菜、博白桂圓肉、那林魚被列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博白桂圓、博白空心菜、博白芋苗成功注冊國家地理標志証明商標。東平鎮新業火龍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原來只是一個家庭果場,有了基地后發展迅速,現擁有火龍果種植面積2500多畝,年出果達到7500多噸,銷售額3500多萬元。

博白沙陂鎮建能專業合作社芋苗生產基地。馮茂總攝

打造產業大龍頭,讓龍頭企業“航母群”有了航空母艦。博白桂圓傳統加工技術遠近聞名,每50公斤鮮果可以加工5公斤桂圓肉,每公斤桂圓肉可增值16-20元以上,全縣有6萬人、1.2萬戶從事桂圓加工工作,僅三灘鎮就有600多戶。而廣西濤濤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當地最大的桂圓肉、桂圓干、荔枝干加工生產基地。近年來,博白縣年產桂圓肉2000噸以上,國內6成以上桂圓肉是博白產,產品遠銷國內外。創立於2009年的桂牛乳業,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已建成完善的奶水牛產業體系,成為領先的水牛乳制品公司。

建設農業產業園,讓龍頭企業“航母群”有了停泊港灣。作為行業龍頭,廣西桂牛、廣西三樺石柳生態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東平鎮新業火龍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等企業有了高標准建設的產業園。三樺石柳生態農業產業園流轉到山地面積3萬畝,種植沃柑10000多畝,種植菠蘿蜜500畝。該公司緊緊圍繞全市十大農業產業等區域特色主導產業,形成了一條集生產、銷售、儲存、運輸一條龍的產業鏈。

打造農旅一體,讓龍頭企業“航母群”有了遠航能力。依托“博白桂圓”產業,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依托水牛養殖和牛奶加工,在亞山鎮建設文旅融合的水牛小鎮。博白縣東平鎮新業火龍果種植專業合作社是一家現代化新型農民合作組織,每到收獲時節,都引來一批批游客前來觀光。

助力鄉村振興,讓龍頭企業“航母群”有了航行方向。“航母群”中每艘“巨艦”都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緊密結合,圍繞“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發力。如東平鎮新業火龍果種植專業合作社2015年以來,共帶動51戶156人脫貧致富,並輻射帶動火龍果種植面積達1萬多畝。廣西三樺拓寬農戶就業渠道,建設了3000多畝的扶貧沃柑、菠蘿蜜種植區,有效帶動農民增收。廣西桂牛通過政府+公司+農信社+農戶的模式,實現脫貧農戶500戶。

有了農業龍頭企業“航母群”,博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有了巨大動力和底氣。農業龍頭企業“航母群”成為引領帶動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生力軍。博白縣連續2年獲得中國西部百強縣,被評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2020年度廣西高質量發展進步縣、廣西農村“三變”改革示范縣。2021年全年GDP突破3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11.5%,兩年平均增長6.7%,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余額、存款余額、貸款余額的增速排全市第一。(朱思、林妃燕)

(責編:伍遷、黃昱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