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三江:黨建聚力賦能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人民網三江11月4日電 “樹葉變金錢,茶園變景區”,這是日前在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舉行的第十七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上,與會嘉賓對三江侗族自治縣茶產業的評價。近年來,該縣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抓手”和“強大引擎”,按照“夯基礎、聚人才、創品牌”的工作思路做大做強茶產業,為鄉村振興加碼賦能。
三江侗族自治縣八江鎮歸令村六更屯茶園。龔普康攝
夯基礎筑堡壘,開拓“三茶統籌”新格局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三江侗族自治縣積極探索在茶業農民合作社、茶葉協會、茶企業上建立黨組織,實現黨的組織建在產業鏈上,把黨建引領作用發揮到產業發展的全部環節和各個方面。引導15個茶葉行業黨支部與15個茶村開展“村企共建”“支部聯建”,凝聚行業發展共識,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商共議、共同提高。以“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構建“統一種植品種、統一茶園管理、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加工方法、統一銷售方式”的發展格局,帶動全縣7萬戶農民種植茶葉20萬畝,人均茶葉收入4585元,茶產業已成為三江農業支柱產業、鄉村振興主要抓手、侗鄉群眾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2021年,三江侗族自治縣獲“三茶統籌”先行縣域,科技興茶富民典型縣域等多項稱號。
三江侗族自治縣獲2021年“三茶統籌”先行縣域。龔普康攝
聚人才凝智慧,積蓄產業發展新動能
以促進三江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建設“侗鄉茶匠”人才小高地,通過“引將才、培匠才、借外腦”等方式,培養一批懂種茶、會制茶、善賣茶能手。與中國茶葉研究所、中國茶葉學會簽訂服務框架協議,以“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邀請區內外茶葉專家到三江指導茶葉加工技術提升與新產品研發、品牌創建與市場營銷﹔組織青茶班學員赴浙江、深圳等地參加研討會和技能比賽,不斷提升三江茶產業人才隊伍的專業化水平。目前,全縣有畢業於茶葉專業專科院校人員12人,初、中、高級評茶員、茶藝師、茶葉初制工技術資格人員98人,為三江茶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中國茶葉研究所茶樹種植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員在茶園裡指導茶農防治病虫害技術。三江縣委組織部供圖
立標杆樹品牌,走出茶旅融合新步伐
該縣堅持黨建引領、守正創新樹品牌。通過積極培育和引進龍頭企業,實施“三江早春茶,敢為天下先”三年品牌推廣打造工程,號召茶產業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引領全縣茶產業在品種、品質、品牌上全面提升。目前,涉茶兩新組織黨組織引領的“三月牙己”“侗美仙池”“三省坡茗”等多個茶葉品牌通過國家工商總局注冊登記,三江縣民興茶葉專業合作社被評為國家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輻射帶動20多個行政村,862戶農戶進行茶葉標准化種植,戶均增收6400元。同時,充分挖掘三江“全國名茶之鄉”“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和少數民族文化資源,走茶旅融合發展之路。今年1-9月,三江接待游客735.03萬人次,實現旅游社會總收入達89億元。(楊慧宇)
三江侗族自治縣布央仙人山茶園。龔普康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