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三江:“黨建+款約”模式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人民網三江9月26日電 今年以來,三江侗族自治縣以農村基層黨組織統領鄉村治理融合為導向,積極探索推行“黨建+款約”的鄉村治理模式,有效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群眾組織力和思想引領力,為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該縣組織村“兩委”班子、黨員骨干、侗族款師,將鄉村治理相關工作內容編制成款詞。成立“鄉村治理宣傳服務隊”,走進侗族鼓樓、風雨橋、戲台等紅色陣地,以“鼓樓講堂”“群眾夜會”“村民小組會”為載體,以侗族“款約”的形式宣傳鄉村治理教育活動達310余場次,有效改變過去形式單一、內容簡單、呆板枯燥、滿堂灌輸的傳統宣傳模式,使侗族群眾在喜聞樂見的“款約”文化教育下,吸收、理解和領會鄉村治理相關工作內容和要求,使黨組織的聲音在侗族群眾中入心入腦,不斷提高黨員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
在此基礎上,該縣組織村“兩委”班子和挂點村后盾單位黨員干部、駐村工作隊員、黨員骨干,成立“鄉村治理突擊隊”,以“點燈行動”為載體,以優秀共產黨員戶、先進黨務工作者為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結對共建聯系點”,推行“1個結對共建聯系點+10戶黨員戶+50戶群眾+”的“網格化”鄉村治理模式,有效發揮侗族“款約”宣、教、帶、引、管的“五位一體”作用,將村民自治活動融入基層黨建各項工作之中。持續開展“三會興屯”屯級治理工作,引領老人協會、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等民間組織,開展“1+1”“1+N”的黨群共建、聚力共治、集智共謀活動。通過向黨員戶簽訂承諾書、向村民群眾發放倡議書、組織群眾參與鄉村建設,讓黨員群眾潛移默化參與鄉村治理事務,有效推進黨建工作與鄉村治理工作深度融合。截至8月31日,共勸導群眾不辦或簡辦白紅喜事宴席390場,為群眾解難題2200多件。
與此同時,該縣發揮黨建工作對“款約”文化的宣傳指導和引領作用,突出“寨寨不同風,村村不同俗”的特點,將“款約”文化融入到花炮節、趕坡節、廟會、龍舟節、斗牛節、冬節等傳統節日中,共組織黨員群眾開展鄉村治理活動1580場次,參與群眾8萬余人次。借助侗族“款約”特有的群體內在約束力、親和力和民族傳統道德輿論力量,以“聯建、聯誼、聯幫”的形式,組織村與村、寨與寨之間的黨員群眾,共同開展民族團結“月也”大交流 、聯手共建宜居宜業宜游新三江、“親情邊界”一家親等活動67場次,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社會號召力、群眾組織力、思想引領力、發展推動力,高質量推動了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為鄉村振興筑牢了堅實的堡壘陣地。(莫珍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