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青交界處的跨越——保安族、撒拉族的脫貧故事

2020年09月14日08:47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甘青交界處的跨越——保安族、撒拉族的脫貧故事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圖文互動)(3)甘青交界處的跨越——保安族、撒拉族的脫貧故事

這是馬秀琴的阿可可農家樂大院(8月10日攝)。 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新風尚”與“常商量”

“要是按以前的‘行情’,小兒子娶媳婦肯定得借債。”撒拉族農民韓忠明說起家裡的喜事,很感慨。

他是循化縣乙日亥村村民,去年先后給兩個兒子娶了媳婦。“兩個婚禮花的錢,過去一個婚禮都辦不了!”

循化縣曾攀比之風盛行,結婚彩禮以及人情往來費用攀升,一些家庭因此返貧的現象時有發生。

“2018年以前,撒拉族婚禮的彩禮平均達到了二三十萬元,一場葬禮十五六萬元。真的是結不起婚,死不起人。”參與移風易俗工作的縣裡干部韓慶功說。

現在循化縣所有村成立紅白理事會,通過制定章程、設立義務監督員等方式,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的陋習基本破除。

循化縣副縣長馬洪濤說,開展移風易俗鞏固了脫貧成果,減輕了負擔,日子更有奔頭了。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圖文互動)(6)甘青交界處的跨越——保安族、撒拉族的脫貧故事

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無人機照片,9月10日攝)。 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

對於保安族貧困婦女周三姐而言,生活的轉機也來自當地一種嶄新安排。

40歲的周三姐不識字,家住積石山縣甘河灘村,6年前,丈夫意外過世,讓她和兩個上學孩子的生活陷入困境。

“全村人搬著小板凳到村委會開會,村干部在會上討論我家的困難,村裡人為我出點子。”周三姐說。

周三姐說的會,叫“村民知情大會”,是積石山縣推廣的一項脫貧做法。

“就在村上開,不限時長,村民都發言,大小事宜溝通商議。”甘河灘村包村組長馬登茁說。

“現在我家養了牛,我進了扶貧車間干活。大兒子去了縣裡的免費技能培訓班學烹飪。”周三姐說,如今她家已脫貧,老房子旁蓋起兩間新房,“想給大兒子留著娶媳婦用”。

8月26日,村裡今年第三次村民知情大會召開。當天下著雨,但周三姐搬著小板凳早早來到村委會門口,因為她有一些新問題要問大家,也想幫其他人。

積石山縣與循化縣隔黃河相望,保安族、撒拉族群眾生活在這裡發生巨變。在脫貧攻堅大考中,兩地交出答卷:2018年9月,循化縣脫貧﹔2019年底,積石山縣脫貧。(記者熊爭艷、馬莎、駱曉飛、陳煒偉)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圖文互動)(4)甘青交界處的跨越——保安族、撒拉族的脫貧故事

這是馬秀琴的阿可可農家樂大院(8月10日攝)。 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責編:陳露露、李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