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馬尕主麻開辦的扶貧車間鍛造腰刀(8月10日攝)。 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近年來,在政府支持下,通過開辦扶貧車間,這一特色手工藝品產業釋放出顯著的帶貧效益。
黃河流經青海循化,兩岸丹霞地貌,壁立千仞。
外人眼中,這是令人向往的壯美山河,長期聚居在此的撒拉族人卻常望河興嘆。河床太低,難以引水灌溉,自古就有“干循化”之稱。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也被列入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
58歲的馬熱者卜,循化縣新建村村民。他布滿皺紋的臉,就像腳下缺水的土地。2015年底,作為貧困戶,他拿到1萬多元的到戶產業扶持資金。
“種麥子不掙錢,又沒技能,我能干啥?”他一度迷茫。村干部幫他採購了幾斤線辣椒種子,他種在自家3畝地裡。
這種細長像線的辣椒,皮薄、肉厚、色鮮紅、味香醇。“以前辣椒不好賣,現在拉面館老板到村裡來收購,第一茬能賣到25元一斤。”馬熱者卜說,一年收三茬,一畝地年收入至少5000元。在新建村,像馬熱者卜這樣20多戶撒拉族貧困戶都種上了線辣椒。
在循化,辣椒種植面積現已達2.5萬畝。從“要我種”到“我要種”,熱火朝天的線辣椒種植,讓上萬名撒拉族群眾嘗到了甜頭。
脫貧路上,辣椒飄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