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县都安乡:“一壮大两强化”吹响乡村振兴冲锋号【4】

在百色市德保县都安乡,一场事关乡村振兴的实践——“一壮大两强化”(“一壮大”,即是指“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两强化”,则是指“强化乡村治理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吹响乡村振兴冲锋号。
近年来,都安乡先后荣获德保县“平安建设先进乡镇”;凌雷村被命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优秀试点村、第三批广西民族特色村寨、百色市产业兴旺红旗村;都安村荣获百色市村乡风文明红旗村和治理有效红旗村;农棋村荣获百色市生态宜居红旗村。
党建引领,凝聚集体经济发展合力
“德保县都安乡村级集体经济村村联营果酒厂项目建设投产,体现了都安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强势劲头。该项目年产预计有600余吨果酒,总投资1045.12万元,建成后带动周边区域水果产业的发展壮大,促进农民增收。”该乡人民政府乡长梁钰郢介绍。
近年来,该乡积极推动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鼓励村集体依托可支配的资源、资产、资金,由党组织领办创办土地、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道路。采取“党支部+经济联合社+企业”的抱团取暖联合发展模式,打造“一村一品”特色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目前该乡村级集体经济有村村联营果酒厂项目、烤烟、百香果种植、木瓜种植、甘蔗种植、中草药种植、火龙果种植等。2022年全乡10个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累计收入151.75万元,村均收入达到15.17万元。
此外,都安乡着力打造乡级平台公司闯出新路子,探索“1+10+N”联结发展模式,注册成立德保县第一家乡级平台公司——都得投资有限公司,以乡级平台公司撬动政策项目、整合资产资源,拓宽发展路径,增加公司收益,反哺10个行政村的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从“单打独斗”到“互利共赢”,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提档升级”。注重抓好都安乡未来几年的产业发展规划,打造“水果之乡”新名片。
强化示范带动,深入推进乡村治理
都安乡积极推进普法“下乡”“进村屯”活动,引导村居民逐步养成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习惯。同时,组建矛盾纠纷排查工作队10支共50余人,织密矛盾调处网,目前,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案21件,调处21件,调解率100%。
近年来,该乡以“党建+网格化+数字化”模式统筹推进党建引领、乡风文明、社会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乡村人才、文化、组织振兴。当前,全乡10个村综治中心均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实体化、智能化建设,致力于在基层化解矛盾,今年以来,全乡未出现越级上访及群体性事件,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守生态底线,人居环境持续向好
都安乡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行乡干包村,村干包片,屯干包屯的乡村环境卫生整治责任制,定期组织各行政村开展村庄清洁活动,清除水利沟渠的淤泥、杂草,消除黑臭水沟。围绕“三清三拆”开展村庄整治,拆除私搭乱建。今年以来,每季度清除巷道杂草和农村垃圾100余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约70余吨。同时,都安乡积极推行“林长制”管理,聘用71名护林员对责任片区布控看守、全面巡护;推行“田长制”责任,将耕地保护监督管理工作延伸到田间地头;严格落实河长制,深入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地表水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持续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行动,加强扬尘、粉尘治理,严禁焚烧秸秆和生活垃圾。都安乡还将按照单项考核、整体排名、激励先进、分类记牌、底线否决的方式,对全乡10个村进行考核,并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措施。
如今的都安乡风光无限,在自身产业得到发展、环境宜居的同时,也吸引着众多群众前来踏青郊游,采摘水果,进一步拓宽了村民的增收致富路,乡村振兴已让村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饱满。(莫超驿 许德政)
(责编:庞冠华、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