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推动清廉建设 打造现代化边疆文化旅游名城

自清廉建设启动以来,大新县始终坚持把清廉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重要内容,将九大清廉单元建设与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工作实际有机结合,一体推动清廉大新建设有力、有序、有效,为建设现代化边疆文化旅游名城提供坚实保障。
一个机制明确清廉建设主基调
在落实清廉广西建设、清廉崇左建设决策部署的大背景下,大新县高度重视、高位部署,制定出台《关于推进清廉大新建设的实施方案(2022-2027年)》,紧紧围绕“四清”“九创”主要内容和目标任务,构建思想认识统一、方法路径清晰、职责分工明确、目标任务具体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社会清朗”建设,力求政治环境山清水秀、经济环境公平透明、社会环境海晏河清、文化环境风清气正。
两化理念奏好清廉建设主题曲
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清廉建设理念,围绕“四清”“九创”目标,多措并举推进清廉文化阵地建设,着力提高清廉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感召力和亲和力。坚持“内化于心”,培育清廉文化思想阵地。把党章党纪党规纳入各级党组织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以考促学、以考促纪、以考促行;开展领导干部上清廉微党课,推动清廉理念深入人心,截至目前,开展清廉微党课120余场,受众7000余人。坚持“外化于行”,建设一批清廉文化宣传阵地。按照“六个一批”的工作思路,从清廉单元建设入手,在全县范围内建设了大新县税务局廉政文化基地、明仕田园景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宝圩板价家风家训主题园等17个清廉建设宣传阵地,推动清廉建设以点带面向各领域延伸。
三线结合探索清廉建设新路子
大新县精准把握时代要求,以“清廉文化+”打好“组合拳”,探索新时代清廉文化建设的新路子。“清廉文化建设+红色教育”,在传承弘扬中赓续红脉。充分利用边境防空洞、古炮台等红色遗迹,建立下雷天等屯、硕龙念斗屯、宝圩碧云洞、堪圩烈士陵园、桃城八万桥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边境廉政教育阵地,开设了8条红色研学线路,有针对性地开展红色教育、廉政教育的宣讲,传承红色基因。“清廉文化建设+地域特色”,在地域特色文化中寻找灵感。结合本地特色和人文资源,深入挖掘大新县侬垌文化、硕龙镇隘江廉吏碑、“苦丁茶之乡”等历史资源中的廉洁元素,打造出“高腔诗蕾颂廉”“茶·廉”文化等一系列贴近群众的廉洁文化品牌,真正将清廉文化教育做出特色、做出实效、做出口碑。“清廉文化建设+家风家教”,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传承。开展廉政家访、家风家教大巡讲、家风故事诵读会等活动,组织签订《清廉家庭承诺书》,评选“最美家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抓好家风,以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新风尚。
四方联动构建清廉建设大格局
一是夯实制度立廉。及时制定《清廉大新建设重点任务清单》《清廉大新建设制度清单》《清廉大新建设问题清单》《清廉大新建设责任清单》等工作清单,组织“九创”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研究制定工作细则,结合行业特点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清廉建设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二是强化监督护廉。充分发挥监督力量,紧紧围绕清廉大新建设“四清”“九创”目标任务落实情况强化监督检查,已开展4轮专项督查,发现问题并督促完成整改116个,促使各级党委(党组)扛起清廉建设责任。引入社会监督、司法监督和舆论监督,悉心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共谋清廉大新建设,共促大新风清气正。三是注重宣传倡廉。不断总结清廉大新建设经验做法,相关清廉大新建设在人民网、广西日报、广西纪检监察网等各级媒体报道253篇;拍摄《第一粒扣子》微电影、组织录制《茶·廉》《清廉乡村——大新雷平镇科渡屯》《清风廉雨润边疆》宣传视频,传递清廉大新建设“好声音”。四是坚持服务植廉。将清廉建设内容融入到社会治理中,通过开展党员干部“微实践”“微服务”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00多个,提供便民服务3000余次,促使清廉建设融入民心、深得民心。
当前,大新县持续大力推进清廉建设,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迈上一个新台阶、步入一个新常态。(农艳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