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聚焦2022年乡村振兴·广西>>广西科技系统助力乡村振兴展播

勇创新 科技解难题 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2022年09月11日16:24 |
小字号

科技特派员是“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同时又是老百姓眼中的“土专家、田秀才”。容县科技特派员区燕丽始终秉持“为民”的目标、“科技”的属性、“特派”的特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三农”,围绕农业发展面临的难题,与所指导服务的企业“广西翔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起,勇于创新,善于解难,解决三农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农业生产面临的人力成本难题和植保无人机的应用

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必走之路,随着农村人口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老龄化,用工难,人力成本高的问题逐年凸显,种植业利润受到挤压,大大影响了农业经营业主的积极性。植保无人机,通过地面遥控或导航飞控,可以喷洒药剂、飞播种子、作物种植面积测绘等作业,可大大降低农作物植保成本,提高病虫害防控水平。同时,植保无人机属于远距离遥控操作,喷洒作业人员避免了暴露于农药的危险,提高了喷洒作业安全性,还可以节约30%的农药使用量,节约90%的用水量,很大程度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但是,在我国南方山区地带,目前植保无人机是农业领域的新兴事物,在农业上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应用范围小和农业生产者接受程度低,需要通过不断实践,开拓应用范围和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植保无人机的应用效果,让农业生产者接受植保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攻坚克难,积极拓展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应用。

科技植保飞防需要规范化作业,这是对飞手系统培训和售后服务的检验,同时也对飞防专用药剂、药剂用量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植保无人机飞手和农技部门的技术人员通过多次试验尝试,获得数据,总结经验。区燕丽和翔泓公司负责人充分认识到无人机植保方面存在的难题,一致认为这既是难题,也是机遇,只要勇于创新,敢于拼搏,这些难题也会迎刃而解。通过不断实践和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下举两个案例说明。

案例一:水稻无人机直播技术研究和应用。

传统的水稻种植流程为:平整秧地—种子催芽—播种育秧—平整大田—秧苗移栽—田间管理—收获。在这几个工作环节中,平整秧地、播种和移栽是工作量比较大的,机械化程度低,大部分靠人工,按一亩大田一分秧地、一人一天(即一工人)劳动报酬150元计算,要种植一亩水稻,整秧地需要1工人,播种需要1工人,移栽需要1工人,三项共需要3工人即450元。如果使用无人机直接在大田播种,一亩只需要30元服务费,不但节省成本420元,并且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奇缺,很多水田摞荒的问题。水稻无人机直播技术很早就有人做过,但成功的案例很少。

区燕丽和翔泓公司负责人认为不是植保无人机直播水稻不行,而是技术不到位的问题。他们联合县里具有几十年水稻栽培经验的水稻种植大户甘柱明和他的合作社社员,共同研究,分析前人不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几方面:1、种子催芽程度,如果芽过长,会互相缠绕,播撒不均匀;2、种子用量不准确,主要是过多,造成秧苗太密;3、种子不经过处理,有老鼠和鸟类偷吃;4、大田平整度不够,部分积水过深,种子落到该区域就被泡死;5、播撒的时间不科学,早上播种,白天太阳猛烈,田水过热,烫死种子;6、除草工作做得不到位,杂草比秧苗长得快。

针对这些问题,公司、农技人员和老农坐下来共同讨论研究,一一解决问题:1、种子催芽程度,只催芽到露白,并且把种子晾干表面的水,以利于无人机播种仓均匀出种子,解决播撒不均匀的问题;2、种子用量不精准的问题,公司先用通过浸水的稻谷,在空地上试播,观察种子落地密度和均匀度。经过多次试播,找出最好的方案,记下最佳方案中无人机的播撒仓口大小、飞行高度、飞行行距等参数,解决了种子用量和播参数问题;3、种子经过药物处理,预防老鼠和鸟类偷吃;4、提高大田平整度,留排水沟,防止积水,种子安全落地生根发芽;5、在播撒时间的选择上,先查看天气预报,选择连续几天不下雨的时间,在下午播种,防止由于雨水浸泡和田水过热而杀死种子;6、大田平整后,喷洒水稻芽前除草剂,在稻苗长出3张叶时再使用水稻专用除草剂,解决稻田长草问题。

经过一系列技术改进,2021年翔泓公司在容县容州镇大明村、杨叶村尝试做了500亩水稻无人机直播稻,早稻产量达到450公斤/亩,与人工移栽的持平;晚稻产量同样达到450公斤/亩,而人工移栽的稻谷亩产只有400公斤/亩,用无人机直播的水稻增产12.5%。通过2021年的试验成功,2022年全县增加到10位水稻种植大户,共3000亩水田使用无人机水稻直播技术。无人机水稻直播技术的成功试验,节约劳动力,节少成本,实现农民增收。

案例二:高山经济林无人机病虫害防治和施肥技术推广。

容县八角总面积为8700公顷,全县八角种植户5万多户,鲜八角总产量大概有3万多吨,总产值超6亿元。长期以来,大力发展八角产业可以让农民增产增收,助力振兴乡村。八角树生长在300—800米陡峭的高山上,交通、用水、用电极不方便,加上八角树树体高大,病虫害防治和施肥难度大。果农都是靠天吃饭,当病虫害来临时果农束手无策,听天由命,产量和收入都得不到保证。

区燕丽和翔泓公司负责人决心通过努力,帮助八角果农解决喷药和施肥问题。2020年,区燕丽和翔泓公司合作,共同承包大容山林场380亩炭疽病为害的八角林作为基地,进行病虫害防治和高产栽培研究。他们与当地有种植八角经验的果农,共同探讨研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病害防治时间不够及时,用药不对症,肥料施用不注重中微量元素的补充;2、劳动力短缺,山高树高,喷药难度非常大。针对存在问题,他们一起认真学习八角栽培技术,了解病虫害发生规律和八角吸收营养的特点,应用无人机解决喷药和施肥难的问题,从而降低八角树病虫害的发生。重视冬季清园,自制波尔多液全园(包括地面)喷施。由于病害侵染主要是从嫩叶嫩梢开始,所以必须在抽梢始期用药防控1-2次,重点是2月-3月、5-6月、8-9月注意根据八角树的长势情况用药。药剂可选用咪鲜胺、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低毒低残留农药混合矿物油提高渗透性黏着性进行喷施。同时结合八角虫害(尺蠖)发生情况、微量元素叶面补给情况综合用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施肥施药的环节都是应用无人机作业,省工省力高效,八角长势不错,周边果农看到了效果,纷纷请翔泓公司帮助八角林病虫害防治作业,到目前翔泓公司已经服务八角林病虫害防治和施肥18000多亩。

区燕丽和翔泓公司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形状不规则、质量又轻的种子播撒技术,这是教科书上认为无人机不能够作业的情形,经过他们不断探索,也解决了以上的问题,2021年春对2000亩果园撒播了万寿菊种子,这可以说是在无人机应用方面的技术创新。相信,像区燕丽和翔泓公司这种勇于创新,善于解难的精神,会不断解决农业发展中的难题,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来源:容县经贸科技局

(责编:周雨乐、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