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人民电视

贺州市平桂区:打造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样板

2022年08月23日09:01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贺州8月23日电 (王功孝)“2022年以来,贺州市平桂区突出‘五个新’同步发力,全力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示范样板。”近日,贺州市平桂区委书记朱建军接受人民网专访,介绍乡村振兴工作有关情况。

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

从选配、培育、管理等方面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在村(社区)“两委”干部中全面开展“导师1+N”帮带,围绕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服务群众等工作,以结对帮带的形式,发挥导师言传身教作用,不断推进基层工作向好发展。在村(社区)中开展“擂台比武”活动,全面考察各行政村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五大方面情况,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话”履职、“亮”成绩、“比”干劲,营造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培育乡村特色产业新引擎

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结合现有产业资源禀赋,赋能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扎实开展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建成自治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新建成自治区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四星级)2个。平桂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羊头镇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加快全产业链建设,通过“农户+企业”运作模式,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芳林马蹄、大平腐竹、鹅塘油粘米、沙田富硒米等特色产品远近闻名。2021年成功创建自治区四星级“小凉河”粮食核心示范区和川岩油茶核心示范区。健全利益联结机制,通过现代设施农业、资源整合重组等方式,鼓励村集体和村民参与发展,在羊头镇中红、龙马、中柱山等村流转村民土地5000多亩建成平桂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聘请土地流转农户入园就业实现“租金”和“薪金”共享,推动村集体经济和困难群众“双增收”。

创新人才振兴新模式

积极构建精准人才政策、搭建政产学研平台,全力打造人才高地。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蓄水工程。集中培训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实用人才和村级组织后备人选。大胆创新聘用荣誉村主任。引导 30 家非公经济企业与土瑶村结对帮扶,34名民营企业负责人挂任荣誉村主任,帮助结对村兴办企业或发展扶贫车间。

探索“引智、引资、引技”三位一体的跨区域“人才飞地”新模式。发挥组团式人才优势,通过“以才引才”,成功吸引人才回乡投资兴业,在广西黄金珠宝产业园成立广西中豪珠宝有限公司,年产值稳定在1亿元以上。通过实施“名校优生”等特色引才计划,吸引大学生回乡在羊头镇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创业,建造智能温室大棚种植彩椒等果蔬。开展“校政企合作”,加强与黄金珠宝产业、大数据产业、现代设施农业等产业领军人物合作,强化与桂林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在黄金珠宝产业园成立贺州学院人才实践基地,“产学研”一体推动发展。

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现代农业发展协同推进新格局

通过规划融合、项目融合、力量融合等模式,推进城乡深度融合一体化发展,成功创建自治区级“百佳村屯”“示范村屯”“绿色村屯”16个。突出规划融合,编制《平桂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与现代农业发展改革深度融合实施方案》,通过出台支持政策吸引投资,形成农业产业发展推动环境建设,环境建设促进农业发展的“同规划、双促进”格局。

突出项目融合,以农村厕所革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切入点,通过绿色生产技术将粪污转化为生产所需的有机肥、有机水,实现生态农业良性循环发展。如在羊头镇龙山村,将经过集中收集处理后的黑水通过管道连接至设施大棚基地,引用于蔬菜种植的喷淋系统,在解决农村厕所粪污和生活污水等环境问题的同时实现农村黑灰污水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突出力量融合,依托全区699个村屯理事会、“一组两会”、农民环保协会等议事平台,以125个村党支部为核心,发动致富能人、回乡创业人员、骨干村民为中坚的骨干力量,组织一批小型涉农工程项目的建筑工匠,组建一支以近千人的村屯环境管理队伍,实现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粪污治理、农房改造领域服务全覆盖。

打造乡村特色文化新品牌

深入实施文化振兴“铸魂”工程,建强基层文化阵地,以文明创建、文艺繁荣助推文化振兴。通过整合品牌文化公司和旅游景点等资源,培育品牌文化节目、品牌文化人才,把有创收能力的文艺队伍推向市场,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以创建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为主线,成功举办平桂区首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区文化节。

立足民族特色优势,挖掘“土瑶”长桌宴、花式竹竿舞、“土瑶”服饰等“土瑶”特色文化。利用“三月三”、土瑶文化节等节庆,持续举办瑶绣纺织、粽子茶制作、竹篾编织等民俗文化培训和扶贫技能大赛,提升群众劳动技能,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下一步,平桂区将持续深入开展“防返贫 守底线”专项行动,全面推动脱贫人口稳步增收,着力补齐乡村发展短板,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编:王功孝、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