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要闻

百色市右江区:党建引领为乡村振兴“加码赋能”

2022年05月11日10:53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2021年以来,百色市右江区全力推进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着力强化组织建设、人才引育、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突出党建引领为乡村振兴“加码赋能”。

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以组织振兴促推乡村振兴。始终坚持组织振兴促推乡村振兴,结合“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乡创建,开展乡村“阵地提升”“创星争旗”“达标创优”等活动,标准化建设41个村(社区)服务场所,创建81个乡村屯达标党组织、13个村(社区)星级党组织、26个红旗村、2个红旗乡镇,整顿转化7个软弱(后进)村党组织,深入开展发展党员“扩源提质”工程和“双培双促”活动,2021年全区共发展党员453人,全面推行农村党员户挂牌、评星定级制度,开展干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农户、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提升党员参与乡村振兴积极性和荣誉感。抓好典型示范,在9乡镇(街道)77村先行先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创建“兴业”“富民”“魅力”“生态”4条示范带20个示范点,不断提升乡村振兴“形实魂人”。

建强乡村振兴“主力军”,以人才振兴促推乡村振兴。出台《右江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右江区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培养和管理暂行办法》《右江区乡村振兴农村实用人才选拔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构建人才引育留“全链条”。2021年通过公开招考、公开招聘等方式,全年引进公务员21人、教师343人、医技人员75人、事业技术人员76人。招聘“土专家”9名,挖掘种养殖能人、专技能人、文艺工艺传承人、电商经营管理能人和乡贤人才等1202人,建立乡村振兴实用人才库。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急需人才,选派10名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指挥部历练,3名年轻干部担任工业振兴特派员,131名年轻干部到村担任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工作队员,选派35名选调生到村任职,实现推进乡村振兴、锻造年轻干部的“双赢”。在全区9个乡镇(街道)挂牌成立绿领人才工作站,搭建19个乡村人才实训基地,开发12门专题精品课程和4条现场教学精品线路,举办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班18期,不断拓宽干部眼界思路、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提升干事创业本领。

拓宽乡村振兴“致富路”,以产业振兴促推乡村振兴。制定《右江区2021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重点任务》方案,从项目建设、发展路径、制度改革、队伍管理等方面明确发展壮大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聚焦区级“5+2”和村级“3+1”特色产业,推行“集体+合作社”“集体+企业”“集体+园区”和“集体+种养”“集体+旅游”“集体+物业”“集体+商贸”等发展路径,大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抱团发展”,打造了六沙柑橘产业园、那禄油茶产业园等一批集体经济示范基地。通过多村联建、飞地建园等方式,打造富林香花油茶市级集体经济产业园,龙景街道福禄村酸菜产业园、汪甸瑶族乡飘零村春砂仁种植产业园、泮水乡驮安村百香果种植产业园和四塘镇百兰村“双高”糖蔗种植产业园等7个县级集体经济产业园。2021年底,实现村级集体总收入达1140万元,103个村均收入达5万元以上。

育好乡村振兴“文明风”,以乡风文明促推乡村振兴。坚持“党建引领、四治融合”为主线,把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结合起来,健全完善“一约四会”,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自治组织作用,在全区775个屯全覆盖建立772个“一组两会(党小组+户主会+理事会)”,构建村民参与基层治理工作机制。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省办,反对铺张浪,反对封建迷信,积极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最美系列”评选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以身边的人或事为榜样,自觉见贤思齐。充分发挥镇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的作用,组建镇村文艺队伍,经常以各种节日为契机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充分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文艺宣讲队”等载体,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移风易俗、惠民政策、法律法规等内容,确保党的“好声音”传导到基层“神经末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振信心、凝聚力量。(熊志成、王迁)

(责编:陈露露、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