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明县党建引领疫情防控工作

宁明县地处桂西南边陲,边境线长212公里,是广西陆地边境线最长的县份。宁明县发挥组织效应、导向效应和示范效应作用,构筑南疆国门一线疫情防控“全民防线”。
发挥组织效应,建立全民防控机制
建立“三级联动”疫情防控指挥体系。该县在县级成立疫情防控指挥中心,在4个边境乡镇成立一线指挥部,在边境一线143个卡点成立83个临时党支部,由县委书记亲自挂帅,带领21名县处级领导挂点联系乡镇,乡镇党委书记担任一线指挥长,村党组织书记靠前指挥,形成县、乡、村三级书记抓疫情防控的工作格局。
建立“四级联防”网格化管控体系。该县在县级设立一级网格,在乡镇、华侨农场设立16个二级网格,在村级设立191个三级网格,在把县城街区、村屯细分成1052个四级网格,并由各级党组织书记担任网格长,明确工作责任,构建起“环环相扣、不留死角”的纵向防控格局。
建立“五位一体”联防联控体系。该县组建17支党政军警民联防联控队,选派17名县直部门党员领导干部任联防联控队队长,常驻村屯一线专职负责落实疫情防控任务,构筑起疫情联防联控的横向工作机制。
发挥导向效应,夯实全民抗疫致胜根基
重心明确,防疫布局有的放矢。该县实行持续化常态化夜间管制、持续化常态化巡逻管控、持续化常态化封控值守、持续化常态化排查研判、持续化常态化宣传教育“五个持续化常态化”工作制度,持续压实防控责任和措施,确保防控工作持续而高效。
粮草先行,防疫物资保障到位。该县把有限的防疫资金和物资用在刀刃上,第一时间兑现一线值勤人员生活补助,确保抗疫工作高效运转。组织动员各级党员干部群众为边境一线值守人员送温暖、献爱心,全县共筹集到爱心款项 104万元,给一线值守人员发放防寒服、棉被、雨衣等3000多件(套)以及相关物资一批。同时,给一线卡点配备皮卡车、越野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保障一线巡逻和应急处置工作迅速而高效。
督察有力,打通疫情防控监督“最后一公里”。该县推行领导督察工作制,每天晚上安排1名处级干部到边境乡镇巡逻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难题。同时,充分发挥纪委监委监督“利剑”作用,实行“每日督导、每晚暗访、每日报告”的督导模式,深入边境乡镇、抵边村屯进行全覆盖监督,构建县纪委监委机关统筹监督、派驻机构横向监督、乡镇纪委一线督查的“三级联动”机制。
关爱落地,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该县近期将表彰一批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弘扬众志成城、勇于担当的伟大抗疫精神。同时,在职务职级晋升和年度考核优先向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倾斜,今年以来提拔重用表现优异的一线干部26名,树立了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另外,开展“你守一线·我送温情”暨元旦春节期间慰问疫情防控一线值守人员系列活动,鼓舞和激励一线工作人员不忘初心、担当作为、守牢国门。
发挥示范效应,构筑全民防疫安全屏障
该县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依托党员干部、医护人员、公安干警、部队官兵、村屯干部、积极分子等各方面力量,构筑“村村是堡垒、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处处有防范”的多层次全方位防控体系,坚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疫情防控全过程。
在疫苗接种工作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该县从党员干部和其家属带头做起,组织宣传队伍积极入户宣传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耐心解答村民对接种疫苗的种种担心与疑问,鼓励村民相信科学,积极主动参与疫苗接种,为构建群体免疫安全屏障打下坚实基础。
在一线巡逻工作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该县以基层党支部为主体,以党员为骨干,在一线封控卡点进行24小时轮流值守和在沿边公路进行夜晚不间断巡逻,让沿边公路“时时见警车、处处有警灯”,对边境违法活动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
在打击“三非”工作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该县以屯级党支部为单元,通过召开宣教大会、以案警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边境疫情防控“十个一律”惩戒措施,激发群众投身打击走私和“三非”斗争的意识和热情,以强有力的战斗堡垒管住村、管住人、管住通道、管住边境。今年以来,全县共破获偷渡刑事案件54起,抓获组织运送者90人,查获“三非”外国人63批314人。(周诗翔 李翔)
(责编:庞冠华、黄昱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