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区奏响全域旅游乐章

在10月24一26日召开的2021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南宁市武鸣区荣获“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荣誉证书。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武鸣开展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的肯定,更是为武鸣进一步提升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建设美丽新壮乡注入了新活力。
发展全域旅游,武鸣底蕴深厚。武鸣区地处广西中南部,位于南宁半小时经济圈内,被誉为“中国壮乡”,获评“中国歌圩文化之乡”“中国骆越文化之乡”和“中国龙母文化之乡”称号。境内有68家景区景点,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5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4家,有11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自治区、市、县级传承基地共28个。有“壮族原乡,骆越故地”“明山灵水,岩溶胜景”“锦绣田园,生态乡村”“生态净地,康养福乡”“厚重历史,人文荟萃”的美誉。
2018年,武鸣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紧扣“全国著名的以壮文化为特色的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更新观念,转换视角,全域布局,以“旅游+”和“+旅游”为抓手,把传统的“景区游”提升打造为“全域游”,充分融合文化、农业、党建、体育、康养、特色小镇等要素产业,连点成线、织线成网,形成了“以三月三歌圩文化为品牌,以都市休闲度假、山地森林康养和乡村振兴示范为内容”的“1+3”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
“文化+旅游”享有盛誉。每年三月,壮乡武鸣铜鼓激昂、山歌嘹亮,中国壮乡·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连续41年举办,在全国享有盛名。2021年武鸣“壮族三月三”接待游客量19万人次,旅游总消费254万元。
“农业+旅游”炙手可热。“中国沃柑看武鸣”品牌享誉全国,火龙果夜间“灯光秀”火遍全网,伊岭壮乡文化生态旅游综合示范区风光无限。
“党建+旅游”方兴未艾,在建党一百周年之计,建设“武鸣党群创客园”,打造以纳天山庄五星级乡村旅游区为核心的党建旅游产品体系。
推动“旅游+体育”发展,借助重大体育赛事,投入1.6亿元,美化亮化环广西自行车世界巡回大赛武鸣赛道及周边环境,大明山滑翔基地获批广西航空体育飞行基地称号。
旅游+康养”成为新业态,依托绿色生态环境,建成大明山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中国天然氧吧;武鸣太和自在城是广西首个东盟文化颐养旅游项目,是中国颐养综合服务产业的领先者。
“旅游+特色小镇”星罗棋布,雪松灵水壮乡文化小镇、江宇梦想小镇、南国乡村、桃李春风、禅茶谷等一大批壮民族特色的自治区级重大文旅项目落户武鸣。其中,江宇梦想小镇和雪松灵水壮乡文化小镇分别被授予国家4A和3A级旅游景区,特色小镇旅游产品内容日益丰富。
创建工作以来,武鸣区旅游红利不断显现,文化旅游业健康高质量发展。2017年至2020年共接待游客2987万人次,其中,受疫情影响,接待总游客量703万人次,同比恢复77%,高于全区平均水平。(武鸣区融媒体中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