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学院开展“助力第一书记,献策乡村振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只有培养知农、懂农、爱农,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的学生,才能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储备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此,贺州学院坚持把立德树人与服务乡村振兴相结合,将定点帮扶村作为人才培养实践基地。2021年暑期,贺州学院选派50名优秀学生前往各定点帮扶村开展了为期10天的“助力第一书记,献策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志愿服务团队深入基层传递党的声音,为保护乡村文化、特色产业发展、改善基础教育提供服务和建言献策,以青年学生的智慧和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走村访户,传递党的声音
听党话,跟党走。志愿服务队员们用老百姓听得懂的“大白话”宣传党的新时代“三农”工作政策,采用知识讲解、话题互动、党史知识竞赛、我讲党史故事、谈学习心得等方式在村干部、村民及小学生等人群进行理论宣讲,并对宣讲过程进行摄影摄像,形成系列微党课视频,进一步提升宣讲内容的传播力度。团队宣讲已覆盖6个自然村,听众人数达5000多人。
实地调研,助力产业发展
产业兴,乡村兴。团队成员在“红薯村”九如村调研过程中发现因受疫情影响该村红薯产品滞销严重,建议村民找准产品定位,打造特色品牌,将特色红薯干、红薯粉认定为扶贫产品,并把自身所学的营销专业知识应用到产品销售中,积极向大中小学、行政机关单位、各大商场推广宣传,为当地居民打开新的市场方向,解决产品销路问题。
食品安全知识讲解。蒙焕林摄
来自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的成员通过进村入户开展农作物病虫害座谈交流,了解目前种植和主要病虫害情况,向村民推荐使用该学院自主研发和试生产“生物卫士”绿色环保生物杀虫剂,帮助农户解决有机蔬菜、有机茶叶、烟叶、柑桔、水稻等植食性作物存在的农药残留问题。
寻根溯源,提升文化自信
文化兴,乡村兴。团队成员在当地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下,完成对登洞村村史资料的收集整理,通过将该村的新农村发展历程和历史文化整理成册,收录特色方言并形成影像资料。
实践团与学生合影。蒙焕林摄
同时,团队成员依托学校数字创意产学研平台,从活化乡村文化的角度出发,为6个村落设计出茶具、农产品包装、纺织品20余款,拍摄收集800余种乡村文化基因、家风家训等素材。
奔赴山海,关爱留守儿童
教育兴,乡村兴。团队成员在定点帮扶村小学开展了党史学习、兴趣课堂、安全知识普及等支教活动,拓展留守儿童的学习视野。通过学唱红色歌曲、讲党史故事等形式,增强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根据各学校办学实际,开设英语、美术、音乐等兴趣课程,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用心陪伴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健康、充实、安全的暑假。
在基层党政机关合影。程子君摄
此次“助力第一书记,献策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引导青年走进乡村,实地感受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体会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让青年学生在服务乡村振兴实践中增强志气、骨气、底气,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动力,影响和带动更多有志青年投身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钟健昌、徐锐强、王功孝)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