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聚焦广西乡村振兴>>各地动态

梧州市长洲区:旅游引领 托起乡村振兴梦

2021年07月29日16:40 | 来源:广西新闻网
小字号

梧州市长洲区:旅游引领 托起乡村振兴梦

  坐落在泗洲岛上的长洲区党史馆。广西新闻网记者 严晓波 摄

近年来,梧州市长洲区以乡村振兴为落脚点,以创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抓手,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田园风光、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打造连接西江和桂江“两江一带”、323省道乡村旅游带。

  乡村生态游让“孤岛”变“景点”

  长洲镇泗洲岛是一座四面环水的美丽小岛,绿树成荫,碧波荡漾,错落有致的岭南风情小洋房与田园风光相映成趣。

  2018年,长洲区整合各类资金6000多万元,在泗洲岛开发旅游项目,建设“三馆(长洲区党史馆、政协文史馆、改革展示馆)一基地(党风廉政教育基地)”,重点打造红色旅游特色品牌;依托“草莓采摘基地”“花果山采摘园”“游艇码头”“水岸悠居康养社区”等载体,培育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文化体验、养生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拓宽农业增收渠道,引爆了旅游热潮。

  从没有通路的孤立小岛,蝶变为2020年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泗洲村民一步步见证着家乡的巨变。脱贫户陈庆洪告诉记者,以前村民出岛只能靠轮渡,谋出路只能靠外出打工。如今,进村道路宽阔平坦,长洲水利枢纽拦河坝穿过洲尾,泗洲岛美了,乡村旅游火了,年轻人也愿意回家工作了。现在他在岛上的农家乐里做帮厨,每月可领到3000多元的工资,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旅游饭”。

  民俗文化擦亮乡村旅游金字招牌

  “泗洲风光党增辉,洲上村民有作为;风俗文明跟党走,光彩耀眼订村规;为了宜居环境美,党领村民固路堤;增加绿化鸟争栖,辉洒枢纽彩霞飞……”2021年农历三月三期间,“壮族三月三”活动在泗洲村开演,村民用下俚歌,唱出幸福新生活。

  千百年来,生活在泗洲岛的村民,依江而居,打鱼耕作为生,劳作之余创造了具有浓烈地域特色的下俚歌。如今,乡村巨变,交通便利,生活富足,下俚歌也成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年“壮族三月三”期间,长洲镇通过举办非遗下俚文化和乡村民谣乐队展演、舞狮表演、民俗风情美食展、烤鱼长桌宴等活动,彻底引爆春日激情,共有超过20万人次登岛共度“壮族三月三”佳节。今年以来,共吸引游客50万人次登临泗洲岛,带来旅游产值362万元。

  长洲区充分利用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和优势,整合下俚文化、疍家文化、农耕文化、庙堂醮会等文化休闲资源,凸显“下俚文化”休闲主题,重点着手于泗洲岛、农耕文化园、富万乡村游区、龙之泉山庄的提升,庙宇庙会的恢复,活化文化休闲资源,丰富休闲旅游业态,促进旅游与文化的结合,营造“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文化休闲氛围,引导文化乡村休闲产业高品质发展。

  红色旅游“带火”革命老区村

  走进长洲区兴龙街道平浪村,整洁的村容村貌,一面面文化展示墙粉刷成了黄色,一幅幅“为人民服务”“吃水不忘挖井人,翻身不忘共产党”红色标语映入眼帘,浓郁的革命老区气息扑面而来。

  在革命老区平浪村展示馆里,草帽、蓑衣、旧木箱、破茶碗……一件件展品、一张张图片、一个个故事记录着当时革命先辈们的艰辛与奋斗。红岭街道办龙新村组织全体党员在平浪村革命老区红色基地参观学习,观展览、学党史、听党课、唱红歌、谈心得、重温入党誓词,让党员们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据平浪村党总支部副书记赵焕标介绍,2002年平浪村经梧州市人民政府批复成为革命老区村。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平浪村作为长洲区红色文化教育主阵地,吸引了远近游客纷至沓来。

  平浪村以“承红色印记,启乡村新貌”为主题,建筑墙面突出革命老区的特色。道路两旁因地制宜进行绿化美化,村里新建了舞台、文化长廊、红色广场和革命老区文化馆等,形成一道乡土特色的风景线。沿线打造一批微菜园、微花园、微果园,挖掘红色旅游资源,融合现代特色农业的乡村绿色观光旅游,打造风貌提升+产业振兴型的乡村振兴示范点。

  梧州是广西红色革命的摇篮, 长洲区的红色资源同样丰富。谈及长洲区的红色景点,长洲区科技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黎裕长如数家珍:“长洲区结合区位优势,依托长洲区党史馆、政协文史馆、平浪革命第一村、玫瑰湖公园等红色资源为载体,开启一条红色旅游线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多年来,这条红色旅游线路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累计超过40万人次。”(记者 严晓波 通讯员 黄皓 李珈毅)

(责编:陈露露、李敏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