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行动帮扶 兑现幸福生活

2021年03月18日15:32  来源:广西国有高峰林场
 

“我准备去地里收玉米,过几天圩日再拿去镇上卖。”陈光友开着2019年新买的三轮摩托车满脸幸福地说。

陈光友是隆林县桠杈镇忠义村村民,在帮扶政策下,他种植了玉米,发展起种桑养蚕。2016年脱贫后,他带领10户村民加入到种桑养蚕产业中,坚持靠双手自力更生、告别贫困。

陈光友只是高峰林场帮扶脱贫人员中的一个缩影。2011年以来,高峰林场先后派驻16名林场干部职工常驻帮扶村,帮助隆林县德峨镇常么村、弄杂村和桠杈镇忠义村等3个贫困村实现脱贫摘帽,脱贫人员达3300多人。

高峰林场干部职工到隆林县开展“脱贫感党恩 奋进新起点”主题活动。

“千千万万的扶贫日夜,彰显了帮扶初心,高峰汇聚起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高峰林场党委书记陆湘云感慨地说到,十年帮扶,高峰充分发挥林场优势,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努力完成各项帮扶工作,携手贫困户一起奔向幸福小康生活。

高峰林场党委书记陆湘云(前左一)慰问贫困户。

让基础建设提升幸福感

隆林县在脱贫之前,是广西4个极度贫困县之一,很多村屯基础设施非常匮乏,严重制约了贫困村屯的发展。

高峰林场党委专职副书记、工会主席禤俊卿(右二)与忠义村村民站在新建好的村道上聊家常。

高峰林场党委专职副书记、工会主席禤俊卿介绍到,要脱贫要发展,重点还是要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通畅了,好日子也会跟着来。为了实现村屯脱贫致富的梦想,高峰要求林场扶贫工作人员帮扶的第一件事就是想方设法修路。

黄元史,是林场2014年4月-2016年4月派驻隆林县德峨镇弄杂村的第一书记。他第一次进村时正值雨天,村里的路被雨水淹没了。从小在农村长大的黄元史能深深感受到路对村屯发展的重要性。于是,他暗下决心,要帮助村民修路。

高峰驻弄杂村扶贫的第一书记黄元史(左一)和坡叁屯村民一起硬化道路。

说干就干,黄元史利用在林场工作修建林区道路的经验,和村干部研究道路设计施工,向自治区林业局争取到修路资金近40万元。

为了节约资金,村民每户出劳工1-2人参与修建。黄元史白天和村民一起施工,晚上核对账目支出并进行公示。就这样,短短十天时间,坡叁屯实现了水泥路全覆盖。

在任第一书记期间,黄元史还帮助上归寸屯、坡脚屯、干坝屯和栋青屯完成3.2公里道路硬化,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题。

宁祥坤也是林场2014年4月-2016年4月派驻帮扶隆林县的第一书记。他告诉笔者,刚到常么村时,很多屯与屯之间都还没有实现水泥硬化路互通,大多数还是狭小泥巴路,基本靠马驮、靠人背来运输货物。

在常么村工作两年时间里,宁祥坤积极向隆林县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资金,改善了常么村七八个屯与屯之间落后的道路状况,让原来狭小泥巴路变成可通车的幸福水泥路。

高峰驻常么村扶贫的第一书记宁祥坤(左一)和海子屯村民硬化道路。

“路通了,常么村的发展更有劲了。”宁祥坤告诉笔者,在2015年10月的检查中,常么村贫困户人均收入5810元/年,比2012年增长了3.3倍,实现脱贫摘帽,成为高峰林场帮扶脱贫的第一个村,也是自治区林业局对口帮扶的7个贫困村中最先脱贫的村屯。

通往桠杈镇忠义村,有一条沿着陡峭石山蜿蜒曲折的水泥路。这条路是忠义村村民通往县城的唯一一条路,2016年实现水泥硬化。建好路后,很多村民反映有些路段很陡,行车外出非常危险。

为了保障村民出入安全,高峰林场在陡峭路段上建设防护栏500米,安装凹凸镜20处,安全警示牌12块。

在德峨镇弄杂村帮扶时,高峰扶贫工作人员发现饮水难也制约着乡村发展。为保障当地村民用水需求,高峰林场协调自治区水利厅争取到1500万元资金,在弄杂村兴建大型饮用水工程,一并解决了德峨镇2.2万人的饮水问题,受益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一半,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点赞。

据不完全统计,自开展帮扶工作以来,高峰林场通过自筹和协调各级部门等方式,累计为帮扶贫困村筹集到资金5000多万元,用于硬化道路、修建水柜、发展产业等。

村村都通水泥路。

如今,村村都通水泥路,家家都有清水喝,户户都有新房住,这些看得见的变化让隆林群众脸上挂满了笑容。

让产业发展编织幸福生活

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高峰林场协助分管帮扶工作的干部肖达生说:要保障贫困群众不返贫,产业支撑是关键。

高峰林场协助分管帮扶工作的干部肖达生(右)和驻龙英村扶贫的第一书记陈进宁讨论石山区发展种植事宜。

陈进宁是高峰林场2011年9月到2014年4月派驻隆林扶贫的第一书记之一。龙英村是他帮扶的第一站。龙英村的地理位置就犹如一口锅,村在锅底,四周光秃秃的石山如同锅壁一样将村包围起来。

奇特的地理环境困扰龙英村数百年。一到雨季,村庄就被雨水淹,一淹就是好几个月,种什么农作物都难种活。这也是龙英村一直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

看到如此恶劣环境,陈进宁没有被吓退,林业专业出身的他反而兴奋起来。他认为人生没有失败,只有经历。只管做就是,不要陷在害怕中不去行动。

于是,他马上联系广西林科院专家杨章奇,从贵州、云南、湖南等地引进三个种源的南方杨,带着村民种植了80多亩试验林。

当年陈进宁种植的南方杨已长成大树。

“南方杨非常耐旱耐寒耐涝,很容易管护,病虫害还少,种下去之后也不需要铲草。”陈进宁兴奋地告诉笔者,当年他种植的南方杨现在已经从1米的小苗长成了20米高的大树,胸径最大的都有40多厘米。村民们还利用林下空间养起了牛、羊、鸡。

林场职工冯华,2012年3月一2014年3月,任隆林县德峨乡常么村第一书记。他根据实际制定了《常么村第一书记任期工作计划》,帮助800多人村民外出务工。同时在巩固原有养殖黑山羊、猪和种植金银花等项目的基础上,引导种养能手杨丽芬租地发展200多亩种桑养蚕,年收入达30万元,并带动了本村及附近村民发展养蚕业,建立18户养蚕示范户,其先进事迹得到了广西电视台的报道。

高峰帮扶干部职工合影。

离开扶贫岗位后,冯华一直牵挂着对口帮扶工作。2020年,他儿子冯伟南带着他的牵挂,踊跃响应高峰林场号召,踏上了父亲曾经奋战过的土地,继续扎根隆林县隆或镇鱼塘村接力脱贫工作。

5、6月是金银花采收的最佳时节。2020年6月5日,在忠义村村民张顺祥家,高峰林场职工早早到张顺祥家帮忙,将刚采摘回来金银花花蕾轻轻摘选出来,放在阴凉处晾干。

与村民一起采收金银花。

张顺祥的妻子激动地说:“在高峰林场帮助下,我不仅种了金银花,上个月还在玉米地混种了中药吴茱萸。现在日子好过多了,每年还能剩点钱存银行哩。”

张顺祥是村里勤劳致富的典型。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忠义村金银花种植面积达18000多亩,覆盖730户农户。近几年,忠义村药用金银花干花产量约150吨,茶用干花2吨,仅金银花产业收入就超过940万元,户均收入约10100元。

忠义村,以前是深度贫困村。2016年实现脱贫后,高峰林场带动农民由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型,重点把贫困户紧密联接在产业链上,确保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牢牢巩固脱贫成果。

村集体经济项目是助推脱贫攻坚的有力引擎,针对忠义村无集体经济、无增收来源等困难问题,高峰扶贫工作队以林场作坚强有力的后盾支撑,为忠义村发展集体经济,助推贫困户增收。

刘涛场长(左三)实地查看贵州省安龙县蘑菇小镇香菇烘干房。

刘涛场长(左二)详细了解香菇种植的相关技术和管护要求。

2018年,高峰林场投资50万元,为忠义村集体建设高山香菇种植大棚2000平方米,并采购烘干设备一套。“现在干香菇一出来,基本都被预定了。”高峰林场2018年派驻忠义村扶贫的第一书记施喜元喜上眉梢地说道。

高峰驻忠义村扶贫的第一书记施喜元(左一)、帮扶工作队员王有名(左二)在展销会上向农户介绍忠义村农产品。

据高峰帮扶工作队员王有名介绍,截至2020年底,高峰林场已提供菌棒6.9万个棒,采收干香菇约7000斤,稳定解决了9名贫困户的就业问题,为20名农户提供临时性岗位,实现增收9000元以上。

高峰林场在对口帮扶的近十年时间,林场深挖当地优势资源,投入162.7万元帮扶德峨镇常么村、弄杂村和桠杈镇忠义村等开展了玉米、核桃、七叶一枝花、金银花种植和豚狸、黄牛、黑猪、三黄鸡养殖等产业项目,实现产业项目全覆盖贫困户。

2015年,高峰林场成为第一个在隆林县召开脱贫攻坚工作部署会上作推广帮扶工作经验的林业事业单位。从2016年起,高峰林场连续五年被评为对口帮扶隆林县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单位,林场派驻的16名扶贫工作人员中,有4位荣获过自治区、百色市或隆林县优秀第一书记称号,10多名人员获得各级表彰,高峰林场是获奖励人数最多的区直林场。

隆林县桠杈镇党委书记李三光为高峰林场送上了一面“精准脱贫办实事,结对帮扶暖人心”的锦旗。

“感谢林场长期以来帮扶桠杈镇忠义村,村民收入实现持续增加,村里98.4%的贫困人口得到顺利脱贫,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2019年5月17日,桠杈镇党委书记李三光为高峰林场送上了一面“精准脱贫办实事 结对帮扶暖人心”的锦旗时,激动地说道。

让扶智培训充实幸福人生

唯有思想改变,才能彻底扭转贫困局面;唯有技能增加,才能推动产业落地见效。

李金,是高峰林场2012年3月-2014年3月派驻隆林县德峨乡弄杂村的第一书记。

初到弄杂村,全村575户2676人,仅有1所小学在村委旁边,远近28个自然屯的小孩都来这所学校读书。就读的孩子多为留守儿童,学校条件简陋,吃饭住宿都没有个像样的地方。

弄杂村新建的小学教学楼

扶贫先扶智,拔穷根要从教育抓起,李金深谙这个道理。他多方协调争取上级资金150多万元,新建弄杂村小学教学楼一栋及饭堂、围墙、大门、蓄水池、沼气池等配套设施,改善和解决了200多名小学学生的就读环境。

高峰驻弄杂村的第一书记李金(左三)帮助学校解决了学生吃饭问题。

林场扶智教育的接力一棒传一棒,扶贫队员刘晓星在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驻弄杂村期间,他坚持在工作之余给村里的孩子开展课外辅导和练字兴趣课。

高峰驻弄杂村的扶贫队员刘晓星(中)给村里的孩子开展练字兴趣课。

据统计,2012年至2018年,高峰林场投入23万多元资助了30多名贫困生,通过自筹等方式投入100多万元帮助贫困村小学购置教学设备、文体器材设施,建设语音教室等,完善当地中小学软硬件建设及办学条件,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高峰林场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扶贫爱心捐款活动。

为鼓励当地群众改变思想观念,摒弃等、要、靠的落后思想,高峰林场扶贫工作队深入贫困户家做思想工作,鼓励贫困群众依靠劳动勤劳致富。同时,林场扶贫工作人员积极寻找就业信息,为群众提供就业信息,确保有务工意愿的群众能做工、有工做。

高峰林场常务副场长莫凡(右二)查看贫困户李光学养猪情况。

“有了技术才有底气。”李光学告诉笔者,感谢扶贫好政策,让他有了学习技能的机会,有了技术知识,他底气更足了,不仅养了花猪、白猪,还养了兔子和鸡呢。

同时,林场针对群众需要,积极协调林场林业技术骨干、帮助邀请专业技术人才深入帮扶村屯,对贫困户进行技术能力培训,提升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需要的实际操作及管理技能,为帮扶村屯产业顺利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劳务输出12520人次。

喻远伦,忠义村村民,从广东机场回家务工后,加入种养产业行列。现在,他的大儿子已经大学毕业,任忠义村委委员,小儿子还在读中学,他说:“感谢林场帮助,我们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两个儿子都享受到了助学帮扶。”

2020年11月20日,隆林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高峰林场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

高峰林场场长刘涛(左二)、副场长周以林(右一)慰问脱贫户陈光友。

巩固脱贫成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源源不断持续发展动力。高峰林场场长刘涛说到,林场将一如既往发扬高峰十年扶贫长征路的精神,不忘初心忆峥嵘、牢记使命再出发,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力量。(莫凡 屈艳 李日凤)

高峰林场春节慰问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

(责编:李敏军、陈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