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2345”监督模式 全力护航乡村振兴

——广西北流市纪委监委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助力乡村振兴经验做法

2020年10月23日15:02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突出指导落地,完善“五项机制”

压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要求,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确保乡村振兴各项措施和要求落实到位。

(一)完善工作责任机制。制定印发《北流市坚持“五察五纠 ”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方案》等文件,将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为重点整治内容,督促建立对口联系制度、工作例会制度、分片包干督导制度等机制,落实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督促市直部门、镇党委、村党组织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切实加强对乡村振兴“人、财、物”的管理,确保乡村振兴各项政策、物资和资金管理落实到位。对责任落实不到位的追责问责,倒逼责任落实。比如针对北流市水利局未按照要求做好农村集中饮水工程运行管理问题,由市纪委监委对局党组书记、局长进行警示谈话。研究制定《派驻(出)机构年度绩效考评指标》《关于推行村级纪检“三个五”工作模式强化“微权力”监督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细化监督措施,压实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责任,传递监督压力。

(二)完善廉洁教育机制。加强镇村干部和群众的廉洁文化教育。整合、开发现有资源,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清廉基因,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廉政文化精品点。比如在新圩村赵氏祠堂司马第建设廉政讲堂;在西埌镇木棉村图书馆设置“廉政书架”,捐赠廉政书籍1000余册;在民乐镇石塘村乡村振兴壁画中融入廉洁文化、家风家训内容。通过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召开案例警示教育会等形式,震慑和教育镇村干部,确保镇村基层政治生态向好。通过廉政讲堂、廉政书屋、廉政壁画以及红色教育基地等载体向农村党员和群众宣传廉政文化,使廉政文化深入人心,形成人人讲廉洁,人人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已举办“廉政讲堂”92期次,参加听课镇村干部群众达3500多人次。

(三)完善量化考核机制。加强与组织、督查绩效部门沟通协调,完善市直部门、镇党风廉政建设年度绩效考评体系和北流市村(社区)评星定级评分细则,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情况纳入考核范围。细化量化相关考核指标,对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不力或发现违纪违法行为的,将视情况进行扣分;对完成指标表现突出的,给予加分。通过量化考核杠杆撬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细。

(四)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大胆实施《北流市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制定《北流市容错纠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者撑腰鼓劲,激励广大干部敢担当、善作为。坚持实事求是、敢于负责,对受到恶意中伤、诬告陷害的干部,及时澄清正名,最大限度为干部减轻压力、卸下包袱。今年以来,全市开展失实举报澄清正名16人次,为一线干部营造积极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五)完善分级反馈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调查处理情况按要求及时反馈给群众。村级纪检委员对收集的问题要如实登记,并在5个工作日给予答复。在5个工作日无法答复的,向镇纪委上报,由镇纪委答复。镇纪委在5个工作日无法答复的,由镇纪委向市纪委监委上报,由市纪委监委答复。由市纪委监委督促市直有关单位和各镇对督查发现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明确完成时限和责任人,做到“通过一个现象解决一类问题”。比如:针对群众反映的补偿发放不及时的问题,督促自然资源部门在符合有关程序的基础上提升审批、支付效率,并将处理情况第一时间向群众反馈,持续巩固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北流市纪委监委)

(责编:许荩文、李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