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力拔穷根 逐梦小康

记者 庞革平 李纵

2020年06月15日16:59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今年5月,广西贺州市平桂区、钟山县、昭平县退出贫困县序列的消息传来,寿城贺州一片欢腾。这标志着贺州市实现了从贫困县全覆盖到贫困县全摘帽的历史性转变。

脱贫有多难,贺州人就有多努力。“十三五”以来,贺州市累计有30.41万贫困群众甩掉“穷帽子”,贫困发生率降至0.66%。

贺州市委书记李宏庆说,我们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发展机遇,坚持“谁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不落实,不摘贫困帽,市委就摘掉谁的乌纱帽”的问责导向,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全力以赴完成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

聚焦民生,千家万户换新颜

这是一片令人向往的土地,群山绵延,树木丛生,空气清新,但“高颜值”的背后是脱贫攻坚的无比艰辛。平桂区鹅塘镇槽碓村坐落在大桂山山脉之中,是贺州6个土瑶聚居深贫村之一,村里的群众虽看得见迷人的风景,但总摆脱不了穷困的生活。出行难、发展难、吃水难、用电难……到2015年底,槽碓村的贫困发生率仍高达57.47%。

62岁的村民盘木转,这一辈子去鹅塘镇上的次数用十个手指头都能数过来。“以前,赶集早上5点就要出门了,就算走得快,回到家也得晚上9点了。”盘木转感叹道,以前挑山货出去卖靠的是两条腿,换了钱就会买回一些日用品。现在,一条条通往村外的水泥路让他看到希望,去镇上骑摩托车30多分钟就能到了,日子真的好起来了。

驻槽碓村的第一书记陀东告诉记者,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各级政府部门聚合力量帮扶,基础设施项目接连不断。现在,村里的水、电、路等困难一一得到解决。到2019年底,槽碓村顺利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路通,脱贫之路才能通。目前,贺州市707个建制村已全部通硬化路,贫困地区的出行问题得到极大改善。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水,是一道关乎生存与发展、脱贫与致富的命题。

缺水,一直是困扰平桂区羊头镇龙山村发展的难题。虞树友是平桂区羊头镇龙山村的村支书,他回忆说,以前,要是遇到旱季,他跟家人只能到老井打水,挑一担水就得花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挑下来的水省着用,小半桶水洗澡,洗完澡的水还得留着洗衣服。

自从龙山村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后,不仅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山泉水,还在2018年7月引进了平桂区现代设施农业龙马产业园项目。2018年,龙山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54元,贫困发生率降至2.47%。

村民凤求姑所在的平桂区沙田镇狮东村大冲屯地处瑶山深处,进城一趟往返就需要花4、5个小时,全屯78户土瑶群众,目前还有12户60人未脱贫,是典型的“困中之困”。狮东村党支部书记赵万兴告诉记者:“以前都是刀耕火种的,收入就靠采些草药去卖,还有编些簸箕箩筐之类的,住的都是泥胚房、木皮房,很多乡亲在这里这这样过了一辈子。”

穷怕了的乡亲们,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2018年起,广西大力推进土瑶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针对大冲屯丰富的竹林资源,以及竹编的传统,当地政府引进茶厂等扶贫企业在这建立了扶贫车间,凤求姑和瑶寨的妇女们就在扶贫车间里上班,竹制包装篓。“在家门口能就业,种茶种姜种杉树,编织竹篾茶篮和养茶,养茶一项可为家庭年增收1.5万元。”狮东村土瑶村民盘接引说。

为解决土瑶群众行路难问题,2019年,平桂区在投入5700万元完成交通、教育、医疗、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50个的基础上,再投资1.34亿元建设106个基础设施项目,新建、改扩建和升级硬化屯级道路91条约235公里。目前,土瑶村与外界联通的3条“经济通道”已建成通车,方便了群众出行,打通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最后一公里”。

从钟山县城往西北方向15公里,便能到达钟山镇乌洞村,这里青山幽幽,民风淳朴,但非常缺水。过去,因为缺水,乌洞村曾一度水田丢荒,旱地望天收。“十三五”时期,乌洞村11个自然村452户人家共221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达144户564人,贫困发生率为24.19%。

开展脱贫攻坚战以来,乌洞村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新建了水塔、整修了灌溉渠、接通了自来水。用水条件改善了,村民种上了经济作物,发展了养牛产业,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在精准,贺州市聚焦民生,让千家万户换新颜。截至4月30日,贺州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为100%,住院医疗费用和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92.92%、86.14%;全市205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已竣工1631户,竣工率为79.56%;全市67个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已开工55个,开工率为82%,贫困村及贫困村农户“有安全饮水”已100%达标。

(责编:陈露露、李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