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啃石头”的扶贫战士

——追记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镇西村驻村工作队员庄宁斌

2020年05月12日09:41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庄宁斌驻村日记。黄炼摄
庄宁斌驻村日记。黄炼摄

人民网大化5月12日电 “在我看来,已经不是啃骨头,而是啃石头了。加油干吧!”这是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镇西村驻村工作队员庄宁斌驻村日记里的一句话,也是庄宁斌对脱贫攻坚任务、形势的清醒判断和认识。

5月9日16时20分左右,庄宁斌在回城对接相关工作的途中,在六也乡弄茶村村部后山发生车辆坠崖,不幸罹难,倒在了无数次跋涉过的扶贫路上,年仅50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刻。

5月10日,雅龙乡镇西村村委办公室的一个角落里,庄宁斌专用的办公电脑依然运行着。“我不想帮庄哥关机,相信他还会回来的。”驻村工作队员韦俊竹说。

“为人谦虚谨慎,和蔼可亲,做事求真务实,兢兢业业……”说起庄宁斌,悲伤的同事们反复说着这些话,回忆便越发的沉重。

爱农民如兄弟的科技特派员

庄宁斌的人生履历,科技工作几乎占据了他的大半生。2019年6月,机构改革后,庄宁斌原来所在的地震监测中心并入县应急管理局。

去驻村之前,庄宁斌一直是单位的科技特派员,且在科技领域有所建树。2006年至2019年,他先后14次在国家、自治区、市、县等各级各类科技评比活动中获奖。2013年11月,科技部授予庄宁斌“2013年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先进个人” 荣誉称号。

2018年12月,为了啃下脱贫攻坚最后的“硬骨头”,曾在百马乡有过4年驻村经历的庄宁斌,再次被选派到雅龙乡镇西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

镇西村下辖44个村民小组95个自然屯,境内山多地少,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石漠化程度高。2015年精准识别确定贫困户463户1864人,贫困发生率为38.83%。经过4年努力,贫困发生率降至22.19%。

庄宁斌深知,脱贫问题,群众是主角,只有解决好群众的难题,才能与他们打成一片,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驻村以后,他以科技特派员身份,在推动镇西村“3+1”产业发展中,发挥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特殊的作用。

镇西村是大石山区,传统种植玉米增收不大,于是,他就和大家一起谋划,萌生了发展吴茱萸产业的设想,随后一起到邻县考察后,决定种植吴茱萸。在北部湾投资集团的资金支持下,镇西村种植了400多亩吴茱萸。作为技术指导员,庄宁斌全程参与了这个产业的发展。

2019年3月,第一批吴茱萸苗运到村里,他和其他驻村工作队员一起,跟着群众把一捆又一捆吴茱萸苗搬运下车。搬运的时候,他不时地叮嘱大家:“要小心!要小心!不要把它的根系给弄伤了,那会影响产量和质量的。”群众来领吴茱萸苗回去种植前,他总会仔细地查看一遍吴茱萸苗。

在开展种植现场培训的时候,庄宁斌边向种植户们讲解种植要领边示范:“一般要按株行距10至12米挖坑,每个坑的直径在0.5至0.7米之间,深度大概0.5米。如果苗根长,可以稍微把坑再挖深一点……”说起庄宁斌教大家种植吴茱萸的场景,村民唐电还记忆犹新。唐电说:“他教我们挖好坑后,又教我们施肥、栽苗、覆土,还特别提醒我们,覆土的时候不要一次性覆土,要先覆土到坑深一半时,将苗轻轻向上提一下,再又覆土踏实。”

庄宁斌总是那样细致认真,不厌其烦,把自己的所学毫无保留地教给种植户们。有的种植户领会能力较差,没有按照要求去做,他就手把手地教,那样子像极了一个老师教小学生一笔一划地写字。

在后续的管理中,他还组织群众举行现场培训活动,指导群众做好吴茱萸的管护工作。平时去下队或下队回来,路过吴茱萸地,他都要停下来走进去看一看。

“4月底,庄宁斌戴着一顶草帽,汗流浃背来到我家,详细询问我家种植的20亩吴茱萸的生长情况,告诉我管护的一些常识。”村民唐电说。在他的指导帮助下,如今,镇西村的吴茱萸已经开始挂果。

民康种养合作社是镇西村最大的“党旗引领·联建联养”扶贫养殖场,现存栏肉牛60头,七百弄鸡2500羽,带动贫困户140户。作为村里的养猪技术指导员,庄宁斌经常到养殖场进行养殖技术指导。“庄哥告诉我鸡啄毛补钙,牛反胃喂红糖……”合作社管理员班金韩说。当得知庄宁斌不幸遇难,班金韩眼睛瞬间红润了起来。

5月10日上午,雅龙乡镇西村弄兄屯贫苦户唐秀万在他家种植的6亩吴茱萸地里清除杂草、施肥培土。看着长势良好的吴茱萸苗,他心里开始盘算今后的收入,打心里佩服帮扶干部庄宁斌给他的脱贫增收点子:在家里山坡地、房前屋后种植中药材吴茱萸,这种药材对技术管理要求不高,两年就可以挂果,保证收入无风险。

当唐秀万还沉浸在脱贫憧憬中时,传来了他无法接受的残酷现实:庄宁斌发生车祸不幸遇难了!

2019年春节前,唐秀万在当地务工不小心受伤,4根肋骨骨折,庄宁斌第一时间赶到医院探望,嘘寒问暖,鼓励他安心治病,等病好了再帮找另外一份工作。出事前几天,庄宁斌又来看望唐秀万,当见到他只吃青菜不见肉时,便掏出200块钱塞给他改善伙食。

唐秀万一直无法相信,吴茱萸已经开始挂果了,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呢?!空留满地的吴茱萸蓬勃生长。

“庄宁斌同志是一个技术型人才,镇西村种养产业发展,他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特别是在农业技术方面,他更是行家里手,经常向群众传播技术,帮他们解决困难。”镇西村第一书记黄宗说。

爱事业如生命的驻村工作队员

庄宁斌待人热情随和,工作一丝不苟。

“驻村以来,他干的多说的少,所负责的略荣片区工作,家家户户的基本情况都了如指掌。”镇西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主任韦明珠说。

“他不善言辞,只会埋头工作!”在妻子覃婉露眼中,庄宁斌是个“闷葫芦”,少言寡语。但在单位同事和群众口中,他却是另一个模样。

几年前,陆宝现和庄宁斌曾在林茂村一起驻村,他说:“那时开展整屯搬迁摸底调查工作,我们每天徒步翻山越岭去屯里、弄里走访排查。一天下来,大家累得不想动弹,可他晚上还主动加班做材料。那时的很多材料都是他一个人完成。”

庄宁斌下队,包里少不了这么几样东西:雨伞、香烟、糖果、自拍杆、涂改液、印泥。庄宁斌不沾烟酒,但我们在他的办公桌抽屉里看到,一条新买的香烟刚刚开了两包。他下队经常拿些糖饼,逢老人或小孩给上一两颗,遇上抽烟的会递上一两支烟。弄宁屯64岁的韦丽金知道庄宁斌遇难后说:“今后再也吃不到庄宁斌的糖饼了”。

弄敢屯至弄珠屯相距1.5公里,走个来回需要1个小时左右,村民建房材料要从山顶顺着300多米的滑线,把水泥砖、钢筋和水泥等分装下滑运送。为了督促弄珠屯蒙有京、蒙有昌、蒙有益等3户贫困户如期完成危改项目建设。从4月中旬开始,庄宁斌每两天走一趟弄珠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动员他们开工建设,并帮助他们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直到庄宁斌离去,蒙有益家的危改项目还没封顶。“后悔没抓紧一点,让庄老哥跟我们一起庆祝进新房。”蒙有益说。

4月30日,弄玲屯贫困户韦建合家倒楼板,因缺乏人工,庄宁斌二话不说,跟着驻村干部、村干一起,直奔韦建合家帮忙搬砂子捞浆,解决群众燃眉之急。

“老家在辽宁,什么时候来大化工作,家里有几口人,小孩在哪里读书……庄老弟把我当作亲人一样跟我无话不谈。”说起庄宁斌,56岁的唐秀专像聊起自家兄弟一样侃侃而谈。

唐秀专长期患有慢性病,只能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2019年,庄宁斌多次上门动员唐秀专养殖2头肉牛、4头肉猪,种植黑豆9.8亩,用自己掌握的科技知识,手把手教唐秀专做好管护,当年就增收了11800元。同年,易地搬迁到钦州中马产业园,顺利实现脱贫。

“3月18日至20日,庄宁斌连续三天到我家动员、协助我拆除危旧房,测量宅基地面积、填写补助申请表……前前后后都是他在帮我操办,而且自带干粮,从不肯在我家吃饭,真心实意地帮我做事,不计回报,我打心里感激这个庄老弟。”

“5月6日,庄老弟自己开车到我家接我去乡政府办理低保,办完了又专门送我回家,还叮嘱我多注意保重身体,没想到这竟然是我和他的最后一次见面。”

提到庄宁斌的点点滴滴,唐秀专这个七尺男儿竟忍不住失声痛哭。

舍小家为大家投身扶贫的好干部

“忙于工作,很少能顾及家里。”这是妻子覃婉露和女儿庄思怡对庄宁斌的评价。

庄宁斌的妻子是大化高级中学教师,女儿正在读高三,84岁的老父亲,因无人看护,兄弟三人只好集资请人照顾父亲。“五一”小长假期,他抽空到南宁陪84岁的老父亲睡了一夜。谁知,那一夜竟成了父子间的诀别。

今年春节疫情防控期间,庄宁斌正月初三就回到村里开展工作。正月十七日,母亲去世,他简单处理完母亲丧事后,又匆忙赶回脱贫攻坚一线。

庄宁斌的突然离去,令他的妻女悲痛万分。关于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女儿庄思怡回忆到:父亲经常加班工作到凌晨两三点;经常买东西去给村里的孩子……

提起丈夫的好,覃婉露泣不成声。回忆起结婚成家以来一幕幕温馨的画面,一段段尘封的往事,妻子覃婉露泪水涟涟。

家里客厅的灯坏了,妻子一直叫他早点把灯修好,可是来去匆匆,修灯成了永远的遗憾。后门的铁门生锈了,叫他修一修,因为心里总惦记着村里的事儿,修理家门却成了妻子对他永远的期盼……

“庄宁斌只记得自己是一个扶贫干部,却忘记自己是一个丈夫和父亲。”单位同事唐淑萍说,群众到村里找庄宁斌办事,他每次总是列好清单,逐项向群众讲明所需材料的要求,让群众“最多跑一次腿”。

和庄宁斌一起驻村的谭秀辉,既是同事、“战友”,又是驻村“舍友”。谭秀辉说,他为了帮一户搬迁户申请低保,可谓是费尽周折,可惜事情还没办完,他却走了……

“勤如牛,默默耕耘,一心为脱贫事业忘我工作的宁斌战友一路走好!”“心里装着脱贫,唯独没有自己的宁斌战友安息吧!”……5月9日,得知庄宁斌不幸遇难后,镇西村工作队的微信群、大化县驻村工作队的微信群,“战友们”纷纷追思这位平日里朴实无华、默默无闻的驻村工作队员。

深入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庄宁斌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但他善用行动温暖群众的心,服务群众如鱼得水;庄宁斌是无情的,宁愿愧对家人,也不辜负贫困户,舍小家为大家;庄宁斌是有真情的,在冲刺决战决胜脱贫中,他有顽强的战斗精神,有坚如磐石的决战信心和决心,可他却倒在了“啃石头”扶贫路上……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此时悲伤涕。庄宁斌,来不及与妻儿老小道一声,来不及与朋友同事说一声,就这样倒在了圆梦小康的路上,用行动和生命诠释了一名驻村工作队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坚守,留给亲人朋友们无尽的悲痛、无尽的思恋。

心里装着人民的人,人民不会忘记他。在镇西村人民的心中,庄宁斌,永远是一个有温度、有分量,且再也放不下的名字。(黄炼、刘江河、覃继虎、覃文军、陆荣斌)

(责编:王芳、许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