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科技館“四大發明”系列科普體驗課活動圓滿落幕

今年暑期,百色市科技館精心策劃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系列科普體驗課活動,為青少年開啟了一場穿越千年的科技探索之旅。活動自7月13日啟動至8月3日收官,以“一周一主題”的節奏,通過沉浸式互動體驗,讓孩子們親手觸摸“造紙術”“印刷術”“火藥”與“指南針”的偉大智慧,在實踐中感悟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與創新力量。
“造紙術”之竹簡書寫體驗現場。黃曉君攝
7月13日,“造紙術”啟幕。孩子們化身為“小小傳承人”,深入學習古法造紙的奧秘——從捶打原料到親手抄紙、鋪展紙漿,全程見証樹皮麻料的華麗蛻變。他們在竹簡上書寫,切身感受紙張發明的劃時代意義,還將自制的宣紙繪成五彩斑斕的圖畫、糊制成靈動的風箏,深刻體會“竹”貫穿古今的巧妙構思。
“印刷術”之雕版印刷體驗現場。黃曉君攝
7月20日,“印刷術”探秘。活動從龜甲“刻字”環節開啟,引領孩子們與先民展開跨越時空的對話。孩子們親身參與雕版印刷,拓印出寓意美好的“百福圖”,細細體味“以刀代筆”的匠心傳承﹔動手排列陽文活字,真切體驗“化繁為簡”的創新智慧,在幽幽墨香中感受文明傳播的強大力量。
“火藥”科普小課堂。黃曉君攝
7月27日,“火藥”探奇。科普課堂上,老師講解了火藥來源及發展,並融入豐富的安全知識。趣味實驗環節更是驚喜連連:無傷“掌心火焰舞”、壯觀“火焰龍卷風”等實驗,生動揭示熱量控制原理﹔孩子們拆解安全鞭炮,認識木炭、硫磺、硝石的奇妙組合﹔動手摩擦取火,再現遠古先民的生存智慧。在模型制作環節,孩子們專注拼裝火箭模型,理解火藥如何從古代煙火蛻變為現代航天的澎湃動力,心中的探索熱情被熊熊點燃。
“指南針”科普小課堂。黃曉君攝
8月3日,“指南針”收官。孩子們解碼指南針的演進史,親手用一碗水、一枚回形針制作簡易指南針,直觀感受磁場的神奇魅力。他們拼裝精密模型,熟練掌握“紅針指北”的判讀規則。活動高潮“地磁尋寶”環節,親子協作,利用自制指南針在展廳內穿梭解謎闖關,將所學知識巧妙應用於趣味實踐,現場歡呼喝彩聲此起彼伏。
歷時近一個月的“四大發明”科普之旅落下帷幕。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探尋到造紙的纖維密碼、印刷的文字魔法、火藥的化學動力與安全奧秘以及指南針的磁場指引。活動不僅讓抽象的古代科技變得可觸可感,更讓孩子們在親身體驗中深刻理解這些偉大發明如何塑造歷史、推動文明,感受其中蘊含的永恆創新精神,悄然播下熱愛傳統文化與探索現代科學的種子。
百色市科技館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持續打磨優質科普活動,讓古代智慧與現代科學交相輝映,不斷激發青少年探索未知、創造未來的熱情,讓科學星火代代相傳。(盧志榮 曾虹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